首页 > 人大履职 > 全过程人民民主广东实践

汕头龙湖:让每部法规都满载民生温度
金霞街道“立法联系点+”模式为基层民主添活力

时间:2025-04-17 来源:汕头日报
分享到:

  “‘门前三包’责任、农贸市场管理等责任落实存在边界不清、职责不明的情况,建议在条例修改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分工。”

  “个别居民长期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难以改变,存在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烟头杂物、破坏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等不文明行为,建议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进一步提升公共环境的卫生水平。”

  近日,汕头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汕头市龙湖区金霞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召开爱国卫生条例立法征求意见座谈会。会上,市区两级人大代表,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有关职能部门、街道、社区代表聚焦基层爱卫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卫生环境整治、健康促进和法律责任等热点难点问题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共提出了30多条意见建议。

  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拓宽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自被确定为汕头市人大常委会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金霞街道人大工委始终坚持基层定位、百姓视角、民生反响,探索“立法联系点+”模式,实现了“集人民之智、汇百家之言”,谱写了“广纳民意、广聚民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篇章。

汕头金霞街道.jpg

汕头市龙湖区金霞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立法联系点+党建引领

  推动民智贯通

  汕头市龙湖区人大常委会金霞街道工委把基层立法联系点设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离百姓近、和居民亲、深得群众信任,能直接听到收集到最真实的立法民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同时,将联系点工作与区域化党建、建设“法制金霞”等工作有机结合,建立“1+14+X”工作网络,“1”即街道办事处;“14”即街道下属14个社区居委;“X”即街道辖区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吸纳辖区各单位部门中有实践工作经验、热心立法工作的党员、人大代表、法律顾问等为立法联系点工作建言献策,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持。接下来,金霞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将探索完善信息采集工作网络,吸纳更多专业人才组成立法联络员、信息员队伍。

  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联络站

  推动民意直通

  汕头市龙湖区人大常委会金霞街道工委将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一同打造建设,通过“站点”融合、平台共享,拓宽基层群众参与立法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让立法机构听到最“接地气”的声音。同时通过各社区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系点开展立法信息采集,通过在社区联络站开展接待选民、意见征集座谈等活动,听取和收集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对法规草案的“一手”意见,实现功能共融、活动共推、信息共享。此外,金霞街道人大工委先后配合完成《汕头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汕头经济特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立法征求意见工作。在《汕头经济特区现代产业用地管理条例》征求意见过程中,碧霞社区提出在条文中进一步明确现代产业用地的供应实行土地有偿使用方式的建议,被汕头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常委会法工委采纳。

  立法联系点+普法宣传

  推动民心相通

  基层立法联系点不仅是群众的“传声筒”,更是将意见转换为可供立法参考的“翻译器”。汕头市龙湖区人大常委会金霞街道工委依托“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工作机制,定期开展群众能听得懂、看明白的法治宣传活动,将“法言法语”转化成“民言民语”,推动联系点成为服务立法、推进守法、促进社会治理的建言站、助推器、宣传台,坚持讲好人大故事、民主故事和立法故事,使立法机关和人民群众形成常态化良性互动。同时加强对立法联络员的法律业务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法律知识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参与立法过程中能够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准确把握和理解基层民意背后所体现的立法需求,把听到的百姓心声转化成“法言法语”。

  “基层立法联系点不是简单的意见箱,而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平台。”汕头市龙湖区人大常委会金霞街道工委负责同志表示,接下来将结合人工智能探索收集民意的新方式,运用大数据分析民意焦点,让每部法规都满载民生温度、满载民意民智。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