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全过程人民民主广东实践

佛山顺德:依法履职提质增效 实干担当善作善成

时间:2025-01-27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5年1月,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聚胜花园小区高层住户很是开心。在德和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张志标等监督助力下,小区加装泵站,供水管网优化改造步伐加快,生活用水水压偏低的问题得到解决。

  回望2024年,顺德全区1495名各级人大代表(2655人次)进驻代表联络站,开展接待活动1042次,接待选民群众2062人次,收集意见建议958件,已办复的955件,办复率达99.7%。

  过去一年,顺德持续深化“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活动,区、镇(街道)人大组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主战场,收集意见建议930件,推动解决问题、为群众办实事859件。

  翻开2024年顺德区人大工作的履职答卷,呈现的是一幅幅聚焦中心工作、彰显人大担当的生动画面。每一个数字,都印证了人大代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足迹;每一次履职,都承载着人大代表心系发展、服务人民的初心。

顺德22.jpg

 2024年,顺德全区1495名各级人大代表进驻代表联络站,访民情、听民声、察民意。欧阳少伟摄

  建闭环、延链条

  人大监督有力有效

  绿美顺德建设、联围治水实施、违建别墅整治、医改“五融合”(医防、医育、医校、医企、医养)建设、政务服务数字化、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发展、文旅融合发展、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未成年人保护……一场场审议、表决、询问,一次次检查、调研,见证了顺德区人大常委会2024年监督工作的坚实与厚重。

  为用好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效果导向,以更加精准有效的监督推动问题解决、工作改进,让人大监督实起来。

  监督“不走过场”,才能见效率。2024年,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将“百千万工程”列为本年度重要监督项目,常委会班子带队开展定点联系镇(街道)、村(社区)实地调研督导,区、镇(街道)两级人大联动实施监督,组织人大代表深入项目一线,通过“现场办公”方式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落实处理。

  选好角度、把握力度,寓支持于监督之中,2024年7月,顺德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全区“百千万工程”推进情况专题询问会。会前,人大代表们深入调研、充分听取社情民意。会中,有针对性地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探索新型城乡融合发展方式等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建议,产生“问出民声、答出承诺、督出实效”的良好效果。

  执法检查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和重要途径。顺德区人大常委会于2024年5月对全区贯彻实施行政复议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强化行政争议化解,保障法治政府建设;对实施消防法、审计法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让这些促发展、惠民生的法治举措落到实处、发挥作用。

  过去一年,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进程中积极作为,听取、审议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报告,全面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调研区法院金融司法情况,督办关于防范老年人保健品诈骗的意见与建议,督促“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开展立法征询活动23场次,收集立法意见200多条,高质量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意直通车”,在法治顺德建设进程中真正用行动践行、以实绩作答。

  搭平台、促履职

  代表活力持续增强

  “干字当头、实字为要、细处着力”,这是顺德区人大代表深入开展“我为民、我履职、我行动”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的真实写照。

  以助力“百千万工程”为牵引,过去一年顺德区、镇(街道)两级人大广泛组织引导人大代表以多种方式、在多种场合发挥作用。各级人大代表积极进驻人大代表联络站,听民声、解民忧、聚民智、建良言,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顺德区大良街道新桂社区旧东门西路一带居民区房屋较为老旧,巷道中排水口较小且道路巷头“两边高、中间低”,每逢暴雨、台风天等恶劣天气,低洼处总出现水浸现象。顺德区人大代表、新桂社区代表联络站副站长肖英将日常接待群众收集的“水浸街”情况,反馈给新桂社区党委及大良街道人大工委。

  随后,大良街道相关部门、新桂社区党委合力,沿路检查排水设施,研究分析水浸原因,制定改造方案。经过长约80天的施工,地下水排污道工程在2024年底完工,路面修复平整,并增设地面排水口。这一水浸黑点彻底消除,附近居民群众无不点赞。

  真正把“根”深深扎在群众之中,人大代表才能既当好群众的知心人,又当好引导群众的带头人。

  一到节假日,勒流江义耀眼Cplus花野营地,就迎来一批又一批热爱户外运动的市民。这一处“散班味”的绿地,是顺德区人大代表、江义村党委书记吴庆龙积极履职、推动乡村振兴的成果之一。

  江义环水而生,村内环境优美,干净整洁,曾获“中国最美村镇”称号。如何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吴庆龙认为要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产业振兴。他带领群众,利用边角地打造20余个“四小园”,携手社会力量共同打造勒流江义耀眼Cplus花野营地,擦亮百里芳华文旅名片;策划加州鲈文化节,发布勒流特色加州鲈菜式,举办加州鲈智慧农业交流会,提升养殖户收入,共促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2025年1月5日,全省首场A1类马拉松在容桂开跑。古韵丹青、盆景荟萃、龙腾狮跃、塔香缭绕、邂逅“桃花源”……42公里的环岛马拉松赛道上,环岛美景伴随跑者脚步开启一场赏心悦目之旅。

  容桂马拉松赛道硬件提升,同样离不开顺德区人大代表的支持。在得知容桂要举行环岛马拉松赛事、赛道环境需要提升时,顺德区人大代表梁凯红积极联络资源,发动企业家捐赠了一批墙绘所需物资。在墙绘活动中,梁凯红还发动亲子家庭、志愿者参与墙绘。提升后的堤岸赛道焕发新生机,为周边社区居民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公共休闲空间。

  “我们要当好乡村振兴路上的筑梦者,又要全心全意当好群众代言人,做到听民声、察民意,用心做事,履职为民。”梁凯红说。

  相关链接

  创新机制 全力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众人拾柴火焰高,深化人大代表对人大工作的参与,是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2024年全年,顺德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构建完善依靠代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推动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创新“双联系”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驻镇(街道)下村(社区)、入站接待等活动,保持常委会与人大代表的密切沟通。组织人大代表每月走访联系选民、广泛听取民意、深入调查研究,推动218名区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深化人大代表联络站“三化”建设机制:2024年打造10个特色示范站点。发挥代表联络站“三个联络”(联络群众、联络代表、联络政府部门)功能,用心用情办好484项民生“微实事”,及时为群众解决身边烦心事,着力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重点督办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2024年顺德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来收到的91件代表建议全部按期办复,代表满意及基本满意率达100%,推动解决了老年人保健品诈骗等一批人大代表长期关注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高质量的办理结果回应人民期盼。

   岁序更新,履职不停。2025年,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实践,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人大工作中,推动代表工作稳步前行,为“再造一个新佛山”、助力顺德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贡献新作为新力量。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