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人大代表集中“进站”履职 激活联络站新动力
“摆摊”接待群众,开展人大讲堂“送课”给群众,开展社区议事会解民忧……近日,佛山市南海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热闹非凡,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火热开展中。
当天是2024年佛山市“人大代表活动日”,南海区、镇(街道)人大指导代表联络站同步开展各具特色的驻站活动,南海区内五级人大代表以代表联络站为平台进行履职,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中贡献代表力量和智慧。
调研、议事 架起沟通便捷的“智慧桥梁” 人大代表是一座桥,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群众。紧扣“人大代表活动日”的契机,各镇(街道)人大组织开展起专题调研等形式多样的代表履职活动,代表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着力推动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和改善。 南海区西樵镇人大组织区、镇人大代表对“优化新能源基础设施”“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食品安全监管”等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调研。 当天, 南海区西樵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组织区、镇人大代表,对“优化新能源基础设施”“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食品安全监管”等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调研,依法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快推进、见成效。“疏导交通是‘持久战’!”“要考虑协调、发掘更多空间设置停车位,规范车辆停放秩序。”……在代表们和职能部门的讨论交流中,一项项助推项目更好推进的建议逐渐生成。 在南海区大沥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代表与大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所、城建和水务办(市政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变废为宝,将垃圾分类进行到底”的主题开展“头脑风暴”。代表提出了多条“变废为宝”,激活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意见建议,助力绿美南海生态建设,推动大沥产业和环境升级。 人大代表的调研主题聚焦于镇委、镇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同时也瞄准民众关切的领域。通过代表联络站这一平台,代表、职能部门与居民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共同破解工作难题,推动基层社会治理。 南海区九江镇举行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圆桌议事厅”,以“重塑慈善辉煌:九江万善堂百年地标修缮计划”为主题展开议事。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是怡海社区居民关心关注的“民生大事”。活动当天,南海区桂城街道怡海社区联络点就此主题召开社区议事会,人大代表、社区工作人员、小区物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电动车管理问题的痛点难点提意见,献良策。在南海区九江镇,一场以“重塑慈善辉煌:九江万善堂百年地标修缮计划”为主题的议事活动,广泛聚集起共商共议力量,共同探讨万善堂新的发展之路,旨在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出摊”“送课” 创新形式履职为民主添活力 南海区狮山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联同狮山镇罗湖联络站开展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活动。 在狮山镇人大主题公园连心廊旁,10多名人大代表小板凳一摆,坐下来“摆起了摊”,周边居民陆续而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起来…… 这是狮山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联同狮山镇罗湖联络站开展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活动的一幕。10多名人大代表仔细聆听群众声音,认真解答,一桩桩老百姓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就在这样的交谈中被记录下来。 当天,像这样面对面、实打实联系服务群众的活动还有许多。南海区里水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组织人大代表,调研里水医药大健康产业,并开展了一场“人大讲堂”。南海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南方七院副院长陈羽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推广起了艾文化健康保健知识。与此同时,南海区丹灶镇罗行人大代表联络站也举办起“人大讲堂”活动,南海区人大代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科长刘喜容也将“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和应急处理”的有关知识,通过授课的形式向群众普及。 无论是“出摊”还是“送课”,都是基层人大、各级人大代表聚焦民生福祉,创新履职形式的生动体现。参与活动的人大代表认为,大家把联络站“搬”到户外、送到群众身边,让民意更加“原汁原味”,把惠民实事办得更准更实。 以高质量的代表工作 擦亮全过程人民民主底色 “人大代表活动日”是代表集中履职的一天,充分体现了人大工作与群众需求的紧密连接。依托代表联络站开展的各类主题活动,拉近了人大代表和群众的距离。 当天,南海全区7个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和113个人大代表联络站,集中组织超750名五级人大代表进站,接待群众2000多名,收集到群众意见近400条。代表用行动书写的一天,也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南海生动实践的缩影。 为了做好“人大代表活动日”的各项工作,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及早部署,于3月制定印发了《佛山市南海区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将人大代表集中进驻联络站纳入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6月20日,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工作部署会议,强调要通过集中履职,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切实增强工作实效。 接下来,南海区各级人大代表将继续在代表主题活动中,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履职实践,把代表主体作用发挥得更贴民心、更接地气、更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