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聚焦重点领域立法取得显著成效 高质量立法助推高质量发展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4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立法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近日,记者从省十四届人大法制委员会、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了解到,2024年,法制委、法工委围绕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省域样板,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按进度完成全年立法计划,为加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保障民生福祉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小切口”地方性法规 加强大湾区法治保障 聚焦做实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着力解决“一国两制三法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问题,省人大常委会科学编制《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粤港澳大湾区专项立法计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并于去年9月4日正式印发实施。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全国首个落实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决策,由地方立法机关单独编制的专项立法计划,将有利于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计划》对今后4年涉大湾区立法项目作了安排。根据《计划》,从2024年起,省人大常委会每年将推出2部“小切口”地方性法规,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保障。 去年,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广东省促进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就业创业条例》《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进口港澳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条例》。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促进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就业创业条例》于去年9月施行,聚焦推动港澳青年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完善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增加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扶持措施等规定,打造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支持体系,是内地首个促进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地方性法规,为港澳青年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 《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进口港澳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条例》于去年12月施行,立足“小切口”服务“大民生”,修改压缩急需港澳药械的审核时限,完善急需港澳药械医保赋码制度,增加促进急需港澳药械进口使用等规定,构建涵盖急需港澳药械申请、采购、进口、配送、使用等环节的全流程监管工作机制,将“人等药”变为“药等人”。 重点领域立法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统一相衔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立法领域改革,重点聚焦高质量发展新突破和人民生活品质新提升,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 在加强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于去年10月施行。该条例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链谋篇布局,首次在地方立法中构建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单列管理制度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引领推动广东科技创新工作创新发展。 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广东省技能人才发展条例》,于去年7月施行。该条例紧紧围绕破除制约技能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工作机制,增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结果区域互认等规定,填补国家立法在技能人才评价方面的空白。 在加强“百千万工程”法治保障方面,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广东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将于今年5月施行。该条例聚焦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和多样化发展途径两大方面,修改适用范围,增加引导农村产业发展、推动发展模式创新等规定,完善用地保障、金融支持等扶持措施,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活力,促进共同富裕。 新兴领域立法 促人民生活品质提升 2024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关注民生点滴,在重点民生领域立法方面取得诸多成果。 《广东省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条例》于去年11月施行,该条例注重推动构建跨领域跨地域“一卡通”服务格局,拓展多领域服务应用,创新便民服务措施,全面推进“多卡集成,一卡通用”,努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广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将于今年3月施行,该条例增加了见义勇为经费和基金依法接受监督、依法处理实施网络暴力等规定,大力倡导公众见义勇为、见义众为、见义智为。 《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自今年1月起施行,该条例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管用制度,优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活动供给机制,为新时期推动广东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立法支撑。 此外,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省域样板为牵引,继续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支持江门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创新,推动新设广东南沙“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持续开展“数字人大”“智慧立法”建设,探索建立法规征求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采纳反馈新机制,拓展法规征求意见“一法一码”新形式,增强“粤当家”“粤人大”小程序使用效能,让“法规怎么立,群众来参与”更直接、更便捷,努力让每一部法规都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