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 代表履职

《中国人大》杂志 | 阮阳越:让新时代劳动者之歌传遍车间厂房

时间:2025-09-19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
分享到:

  8月20日出版的《中国人大》杂志2025年第16期,刊发了《阮阳越:让新时代劳动者之歌传遍车间厂房》,现转发。

  云晴日暖万花红,产业工人热情浓。作为南方油城走出来的一线石化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阮阳越心中满怀对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对工人未来的期待。

阮阳越配图 - 副本.jpg

阮阳越代表在工厂园区。(代表供图)

  精明强干、英姿飒爽,是阮阳越给人的第一印象。“我在石化产业一线工作了26年,一直为产业工人的身份感到自豪。”这份自豪,让她抓起扳手,成为国内催化裂化工种屈指可数的女性高级技师,参与和提出节能降耗、优化装置运行的革新措施30多项,为公司创效2000多万元。

  来自一线,投身一线,阮阳越脚步不停。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基层经验,在“四班两倒”的工作之余,调研社情民意,走访千家万户,提出加大自备电厂中生物质掺烧比例、推动石化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等建议。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让她倍感振奋。

  对履职充满信心的阮阳越,心里仍有更多期待:“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唯有持续畅通成长通道,让技能人才更有奔头,方能激荡起制造业当家主体的澎湃活力。”

  “都说‘工字不出头’,我不信。”阮阳越的声音坚定有力,“我只知道,劳动最光荣!”

  2022年,人社部提出“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在原有的“五级”技能等级基础上,向下补设学徒工,向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但阮阳越发现,现实中工人成长的“天花板”依旧存在,学历限制和以考试为主的技能评价方式与实践状况不适配,“不是政策不够好,是政策落地仍有距离”。在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和小微企业中,制度推行也存在困难。尽管一些地区针对“新八级工”制度出台了财税优惠等政策,但覆盖面窄,申报流程复杂,企业获得感不强。“部分企业缺乏主动落实制度、培养人才的内生动力。”她说,“一句话,还是成本问题。”

  对此,阮阳越提出建议,全面推动新八级工的制度落地实施,将工人的发明专利纳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量化考核指标,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激励一线产业工人积极创新,同时将高等级技术人才和碳排放、税费减免等制度挂钩,为企业提供更多综合收益,强化企业主体激励,推动实现技能人才和产业发展“双向奔赴”。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弘扬工匠精神,建设一流产业技术人才队伍”,这让她心情雀跃,感受到国家对工人群体的高度重视与深切关怀,也体会到国家培养技术人才队伍的坚定决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劳动创造。工人有出路,人才有盼头,发展才有活力、有未来。她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够为产业工人创造更多的成长空间:“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当了代表,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履职第三年,阮阳越却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三年来,她走访车间、穿街过巷,为更好成为国家与产业工人之间的桥梁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好的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只有脚下沾满泥土,建议才能接地气、冒热气,真正切中要害。”接下来,她决心在基层走得更深,走得更实,挖掘更多群众心声,推动政策愿景成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好事实事。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未来。阮阳越衷心期盼着,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能够传遍车间厂房,“不仅要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还要唱响‘咱们工人有智慧’!”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