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劳动模范冯惠容:盘活本土砂仁产业 带富一方百姓
近日,广东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出炉。其中,省人大代表、肇庆市广宁县祥景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冯惠容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
冯惠容现任肇庆市广宁县祥景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她为了重新盘活广宁县赤坑镇沉寂多年的砂仁产业,用13年时间,将偏远山区的荒山变成“希望林”,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深刻内涵。
“很荣幸获得省劳动模范这份殊荣!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每一位辛勤耕耘的劳动者!”荣获2025年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的冯惠容,在接受采访时难掩激动。
省人大代表,广宁县祥景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冯惠容(右一)。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广宁赤坑人,冯惠容曾从事药师行业28年,对“四大南药”之一的砂仁颇感兴趣,那时候,赤坑镇的砂仁产业因技术落后、规模分散而发展低迷,但冯惠容看到了其中的潜力。
2012年,她决定回到家乡,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结合起来,辐射带动周边镇发展砂仁种植产业。
13年光景,她的砂仁种植基地从无到有,到如今扩展到2000多亩,为全镇带来了400多万元的砂仁干果年产值,带动了赤坑镇4个村(社区)78户贫困户共248人实现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
冯惠容的劳模精神,是敢为人先的创业担当。她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创业路上瞄准目标,重振赤坑砂仁产业,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成为当地群众眼中的致富“领头雁”。
13年来冯惠容不辞劳苦地四处奔走,学习培训,掌握技能,为“广宁赤坑砂仁”产业搭建平台,革新种植技术,展现出劳模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
她深知,想要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是关键。为了提高砂仁产量,她主动寻求与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合作,邀请专家开展技术指导。
2024年,广宁县赤坑镇举办的5场专家讲座、60余次现场指导中总能看到冯惠容忙碌身影。作为“国家林草乡土专家”的冯惠容,化身“乡土讲师”,广泛向农户普及砂仁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知识。
同时她还在合作社设立农业标准化种植基地,其中350亩用于实验研究,手把手向社员和林农传授种植、加工和销售知识。
通过不断改良种植技术,合作社的砂仁产量从创立初期的亩产100多斤提升至200多斤,实现了质的飞跃。
然而冯惠容并未止步于“广宁赤坑砂仁”种植的成功,在保持砂仁种植优势的同时,合作社还积极拓展产品线,推出了砂仁蜂蜜、砂仁茶、砂仁切粉等多个富含当地特色的农副产品,近期还将会和广宁江屯“竹茶镇”合作推出新产品“砂仁红茶”。
这些产品的推出,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也为当地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进一步推动了当地农业和林业的全面发展。
冯惠容的劳模精神,更体现在她心系群众的无私奉献中。当地一群众为了照顾孩子,只能放弃工作。冯惠容得知后,为她提供了灵活的工作岗位,让她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在冯惠容的合作社里,许多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她还在合作社打造了100多平方米的科普活动室,并设立四个30平方米的科普宣传栏,广泛向农户普及砂仁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知识,她希望通过知识的传播,让更多人掌握致富的本领。
在冯惠容的带领下,广宁县祥景种养专业合作社成为行业标杆。合作社成功申请注册“赤坑祥景”商标,获得“广东省巾帼创业基地”“广东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多项荣誉。赤坑镇也被评为“砂仁专业镇”。“赤坑砂仁”更是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荣誉加身,冯惠容却未停下脚步。她表示,未来将继续扎根乡村,希望把“广宁赤坑砂仁”产业做好,利用“供销优农”线下门店将广宁的农产品销向广东乃至全国,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贡献更多力量!
从创业先锋到劳动模范,冯惠容用汗水浇灌梦想,用实干诠释担当。她的故事,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更是劳模精神的鲜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