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许晓雄:传承岳山造林光荣传统 绘就“绿美十大愿景”
上世纪70年代,肇庆市怀集县组织发动2万余名干部群众开展“岳山造林大会战”,两年造林3.5万亩,创造了将贫瘠荒山变成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一直以来,肇庆传承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持续推进绿美肇庆生态建设,今日的肇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1%,是粤港澳大湾区森林面积最大的城市,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绿色已成为肇庆最鲜明的底色和特色。
肇庆有哪些“绿色密码”?记者对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肇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许晓雄进行了专访。
记者: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又到了一年之中植树的黄金时节,肇庆在全面推进绿美肇庆生态建设方面有哪些思考和部署?
许晓雄: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肇庆在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地处珠江流域上游,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一代代肇庆人接续奋斗的努力方向。肇庆高度重视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先后出台落实省委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决定的《意见》和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的《决定》,召开全面推进绿美肇庆生态建设现场会,颁发系列林长令,成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鼎湖山)生物多样性大会,精心打造11处绿美广东生态示范点,2023年,全市造林面积排珠三角第二。
近日,我们还发布了《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十大愿景》,从十个方面描绘了绿美肇庆的蓝图。比如,优化绿美生态空间布局,擘画山水相融绿意环城新图景;科学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构建“林优山美”多层次森林新景观;擦亮鼎湖山金字招牌,焕发“北回归线上绿色明珠”新活力等等。
记者:肇庆在推进绿美肇庆生态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方法,有什么经验做法?
许晓雄:推进绿美肇庆生态建设是为了群众,也必须依靠群众。我们统筹推进植绿、增绿、护绿、用绿,动员群众广泛参与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全民共建美丽肇庆、美好家园。
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科学方法。一是坚持全民“植绿”。坚持全员动员,我们在去年完成全民义务植树32万株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今年的适时植树计划,坚持上半年“每月一主题”,今年以来每个月在全市集中组织开展全民植树添绿活动,做到合适的季节“月月有树种”,重点围绕“3.12”植树节,推动春夏“周周有树种”。今年城乡绿化计划种植67.9万株。二是坚持科学“增绿”。聚焦道路两侧、江河两岸、广场、村头村尾等群众常来常往的地方,通过见缝插绿、立体植绿、拆违建绿等方式植绿补绿,合理配置乡土树种、经济林果和珍贵树种,以点带面、连线成片。三是坚持精心“护绿”。全面落实林长制,提升县镇村绿化管护水平,严格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擦亮鼎湖山全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金字招牌”。四是坚持高效“用绿”。深入实施林业产业发展“六个一”工程,遴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市场成熟度高、发展潜力好的林下经济优势产业建立示范基地;持续做优做强林果、南药、茶叶、杏花鸡等我市特色种养产业,努力探索更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肇庆路径”。
在工作中,我们还探索出一些经验做法。比如,我们通过建设“主题林”来动员不同界别人群参与义务植树。去年全市累计建设友谊林、亲子林、人才林、巾帼林等主题林40片。再如,我们创新性探索推进“一村千树”产业项目,以封开县金装镇望高、安靖两个村为试点,充分利用边角地、废弃地、荒山地、拆违地、庭院地“五块地”,推动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项目还采取“村集体+土地使用权人+企业”的市场化方式运营,由村集体组织村民清理荒地、闲置地,苗木公司提供树种并对口收购,通过“按年支付租金+收购支付收益”以及就近就业的方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租金+佣金”的双份收益。如今,该模式开始在全市推广复制,目前仅封开县就已种植了8万多棵观赏性高的经济苗木。又如,我们围绕“百千万工程”绿美镇村建设的苗木需求,及时掌握好全市绿化苗木储备、价格以及生产供应信息等情况,积极推进订单式育苗工作,加快7个省级优质苗木储备基地建设,谋划建设市级优质苗木储备基地,加强良种壮苗供应保障,确保以最低成本达到最好效果。
记者:肇庆市动员如此多的力量“增绿”,如何确保增绿的质量?
我们坚持量质同升,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不断优化调整树种结构,持续优化林分改善林相,推动肇庆“绿色版图”扩容提质。比如,我们坚持宜改则改、宜抚则抚、宜封则封,通过复绿补缺、调绿提质、植绿增量、修绿添彩,提升森林品质、林相结构和绿化美化功能。
我们还联合省级专家成立了专门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支撑团队,围绕在哪种、种什么?怎么种?进行全方面、全过程的指导。在树种选择方面,我们指导各地除了选择种植红锥、火力楠等生态效益好的树种之外,还推荐各地因地制宜,搭配种植油茶、八角等经济树种,力争实现“绿富同兴”。在提升重点区域森林景观方面,我们以大江大河、自然山脉等自然地理单元为对象,重点围绕我市西江、北江、贺江、广佛肇高速、广昆高速等重要绿色通道打造9条森林景观示范带,建设大面积连片森林景观斑块。我们计划开展林分优化提升10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00万亩,用5年时间把肇庆的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提高到71.5立方米/公顷,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增加100万亩以上。
记者:刚刚您说到“百千万工程”绿美镇村建设,接下来肇庆在抓镇村绿化方面有哪些考虑和部署?
许晓雄:镇村绿化是绿美肇庆生态建设的薄弱环节。从去年开始,按照省的部署,肇庆市就把“百千万工程“和绿美肇庆生态建设一体推进,着力补上镇村绿化短板。
乡镇绿化方面,一是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圩镇绿化建设,努力实现全部圩镇均建设1个以上义务植树示范点,鼓励实施“一圩千树”行动;二是充分挖掘县的优势、镇的特色、村的资源,全域推进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推动具备条件的典型镇年内全部开展创建省级以上森林城镇。三是统筹林业、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以及市、县两级绿化技术支撑团队,合理安排绿化空间,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有序推进县镇绿化工作。
村庄绿化方面,一是将植绿与群众的喜事、好事结合起来,积极动员热心企业、返家乡贤、村民群众参与“四旁五边”绿化;二是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卫生黑点与建设绿美亮点,建设更多村民向往的小而精、小而美的村庄小景观;三是建立网格化管护机制,引导党员、村民小组长和周边村民主动参与日常管护,形成管绿护绿长效机制。我们近期的目标是,新增建设省级以上森林乡村50个以上,尽快推动全市村庄绿化率达40%以上,“四旁五边”基本实现应绿尽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