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代表建议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相关部委这样答复——

时间:2025-02-21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原标题:

代表建议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答复:深入实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计划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加速,各行业对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2024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汽车电子技术研究院系统工程师杨青春等11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合提出建议,希望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日前,记者从省人大常委会获悉,教育部答复该建议时透露,将持续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深入实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计划,推动校企开展协同攻关,实施好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等,探索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培养标准和育人模式。

  去年安排312.57亿元专项资金提升职教质量

  杨青春等代表建议,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可以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职业学校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同时,建议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职业学校应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活动。

  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达312.57亿元,该项资金多年来持续支持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提质培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等。

  在创新人才模式上,教育部回应,目前建设首批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并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针对制造、装调、操作、运维等环节中的人才紧缺技术岗位需求,遴选447家企业,校企联合培养一批现场工程师。

  教育部在答复中透露,下一步将持续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深入实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计划,推动校企开展协同攻关,实施好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重点围绕校企联合实施现场工程师培养、招生考试评价改革、结构化教学团队打造、员工数字技能提升等方面,探索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培养标准和育人模式。

  创新实施“职教国培”示范项目

  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

  杨青春等代表提出建议,应加大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例如可以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和研修中心等机构,为教师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同时,完善职业教育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可以通过设立职业教育教师奖励基金等措施,激励教师积极投身职业教育事业。

  对此,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正持续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创新实施“职教国培”示范项目,还聚焦战略性重点产业领域和民生紧缺领域专业,分年度、分批次、分专业遴选建设国家级职业学校教师创新团队。

  下一步,教育部将持续打造高水平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基地,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机制,以及兼职教师聘用、职称认定等方面标准,鼓励职业学校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社会能工巧匠等兼职任教,促进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在企业与职业学校之间相互流动,实现职教师资在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上的同步提升。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