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刘琼:每一份建议都来自“泥土里”
“作为一名农业界代表,我希望把更多梅州父老乡亲的声音带到省人代会上来。”作为连任的省人大代表、梅州市金宝树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琼非常珍惜每一次履职机会,努力把群众的期盼写成高质量建议并提交到大会。
作为土生土长的客家姑娘,刘琼曾经在珠海市一家种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2013年,因为看好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刘琼放弃高薪工作辞职返乡,在梅州市平远县东石镇流转200亩田地作为基地,开启创业之旅。如今,通过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刘琼已辐射带动周边3286多户农户种植10000多亩农作物,每户农户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
聚焦“三农”问题
助力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
自当选省人大代表以来,刘琼一直积极为“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发声。2019年,她提出《加大扶持粤东西北三农发展,促进农业融资、保险、技术、加工和投资等领域发展的建议》。该建议后得到有关部门的有效落实。“许多原本不在农业保险保障范围内的农作物,如今都被纳入了保障体系,我们只需要承担20%的保费,剩下的80%由政府承担,极大地减轻了我们的负担。”来自农户们的积极反馈让刘琼很是欣喜。之后,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成为她跟进多年的话题。
“我本身就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经常跟农民朋友打交道,关心的都是身边农业发展遇到的难题,所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履职的重点。”回顾多年来的履职经历,刘琼直言每一份建议都来自“泥土里”。
今年省人代会,刘琼再次将目光聚焦在乡村振兴上。“花生是广东省重要的油料作物,梅州市有不少农民都把种植花生当作重要的经济来源,发展花生产业对于保障我省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刘琼发现,目前花生种业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花生品种培育难度大、老旧品种更新换代慢;二是花生良种制繁系数低、商业化制种利润低、贴牌生产、北种南销,种业市场混乱。
在广泛征求种植户、基地、合作社、加工企业的意见后,刘琼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她提出,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花生优良品种培育政策、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动促进花生新品种推广;建立花生等油料作物良种集散中心,促进花生等油料作物的种业发展变革。
做好“土特产”文章
联农带农发展花生产业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更多地理标志产品,“粤字号”农产品。对此,刘琼感触良多。这些年来,刘琼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实践。梅州平远县东石镇盛产花生,种植历史悠久。刘琼带动农户种植新品种,与农户签订合同,由公司送种子、肥料、农药给农户,收获后农户可以自由售卖花生,剩余的由公司保价收购。坚持“统一品种、统一农资、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收储、统一销售”的方式,东石花生的产量、品质、销量均有大幅提升。2019年,东石花生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和“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东石镇也成为了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花生专业镇。
“争取做大做强花生与丝苗米产业,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更多绿色健康安全的特色农产品。”谈及未来发展前景,刘琼满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