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广东新闻联播 | 跟着代表地下700米探秘“大国重器”

时间:2025-01-23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在位于广东江门开平市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大厅,从2013年立项至今,中国科学家花了11年时间,设计建造了一座位于地下700米的巨型探测器,用来捕捉有“宇宙幽灵”之称的中微子。探测中微子到底为何如此重要?我们又为什么需要大科学装置?广东省人大代表李小男带领记者一起探秘地下700米的大国重器。

  广东省人大代表 李小男:

  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从设计到建造等多个领域,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水平。

  在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首场代表通道上,来自江门的李小男代表分享了江门中微子实验的最新进展。

  记者 周煜堃:

  李老师,今天把我们这十年的成果跟老百姓分享,您的感受如何?

  广东省人大代表 李小男:

  大科学装置建设,从落地到建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大力支持,所以我们有责任,我们也很高兴地把这个成果和广东人民分享。

  记者 周煜堃:

  十年来,关于“中微子”的讨论不绝于耳——中微子是阿飘吗?中微子真的存在么?而这一切,我们都要去现场寻找真相。

  记者与李小男代表

  记者 周煜堃:我们现在是到地下700米的地方。

  广东省人大代表 李小男:对。

  记者 周煜堃:为什么要建在这么深的地方?

  广东省人大代表 李小男:(如果)我们实验建在地表上,那地球外的带电粒子,比如太阳就发射大量的带电粒子,这个带电粒子会产生信号,干扰我们的中微子信号。建在地下以后,700米的岩石,就可以把地球外的带电粒子压低到十万到二十万分之一。

  在地下实验大厅,我们见到了可以捕捉中微子的实验装置——有机玻璃球。当数以万计的中微子穿梭其中,便会被注满球体的液闪捕捉,再通过光电倍增管转化成电信号传输到研究中心。李代表通过一个小实验向我们进行演示。

  记者与李小男代表

  记者 周煜堃:能看到这有个分界线,是不是?

  广东省人大代表 李小男:对。这个就很直观了,这就是液闪。底下的水,你照了啥反应都没有,中微子就会在液闪里产生类似这样的光。

  广东省人大代表 李小男:

  你好Marcos,一切都还顺利吗?

  江门中微子实验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国际合作管理模式,由中国主持,17个国家和地区共同支持,Marcos便是法国团队的研究员。

  江门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成员管理委员会主席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 Marcos Dracos:

  这当然是一个优秀的项目,所以我们在这里工作了十年,从2014年到现在,因为这个科学项目让我们很感兴趣,而中国广东是开展这个项目的唯一选择。

  广东省人大代表 李小男:

  这是这几年我参加国际会议的一些名牌。像一些国际的会议,都主动邀请我们去参加,而且给大会报告。你要说10年前,20年前,我们很难参加这种会的,你参加也没人理睬你,要想在大会上作报告更不可能了。自从深圳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包括我们江门中微子实验以后,我们在国际中微子这个领域上话语权越来越高了。

  记者 周煜堃:

  其实这一个一个名牌也是咱们一个一个脚印的体现。

  广东省人大代表 李小男:

  没错,太对了。粒子物理经过了100年的发展,实际上没有新的突破,但是从这20年30年,大家认为从中微子这个点可能会取得突破或者补充,甚至推翻都可能。我们国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液闪技术方面,在光电倍增管等等,我们在国际上绝对是“老大”。

  记者与李小男代表

  记者 周煜堃:我发现您有收集的习惯是不是?

  广东省人大代表 李小男:跟工作有关的东西我一般都不扔,这倒是真的,我一般都喜欢记录。这十年来,我起码有一箱自己的笔记本,这是从2013年2月21日到2014年,2013年这一年主要就是我们的项目建设可行性的研究阶段,我走过的十年基本就反映了我们这个项目组这十年,也反映了咱们国家中微子发展这十年。尤其做我们这一行,国家投入非常大,从大亚湾反应堆的中微子实验开始,在我们本土上建的实验,充分反映了咱们国力的增强。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