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闻联播 | 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 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人大代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酝酿提出代表议案建议做好准备,近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围绕“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开展集中视察活动,代表们深入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听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积极建言献策。
广东生物医药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建立起一定的基础和优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实现营收6638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医疗器械产业规模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有代表建议,政府应当持续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成势。 全国人大代表 广州国家实验室研究员 蒋太交: 要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研发、产品的注册、临床这些方面进行大量的支持,所以我觉得要加大源头的创新,再和制造业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突出(广东)优势。 作为生物医药大省,广东集聚了众多生物医药优质企业。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广东药品生产许可证、中药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均排名全国第一。坐拥丰富的生物医药创新资源,广东如何在生物医药领域更好实现产业化,有代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全国人大代表 致公党省委会副主委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科主任 吴钟凯: 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再到临床的应用,广东有很好的资源。怎么样把基础研发跟临床的应用结合在一起,这需要我们有一个更好的机制整合。 一个月前,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结果正式揭晓。与往年相比,本轮医保目录调整,更加强调药品的创新性,新增91种药品中38种是“全球新”的创新药。有代表认为,在降低群众就医成本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创新,激发企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全国人大代表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经理 袁玉宇: 生物医药是一个大投入、长周期的产业,它需要政府主动作为,去培育,去保护这个产业的发展,需要打通很多链条,从研究到最终的入院,到最终用到病人(身上),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我们还是希望医保要(在)降价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创新,要给创新研发长周期、大投入的一些动力。
目前,广东已拥有广州国际生物岛、深圳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实力的产业集聚地。代表们认为,广东数量众多的健康产业园为中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未来,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协同能力,中医院院内制剂将会更好更快地走向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 佛山市中医院党委书记 蒋开平: (建议)加大院内制剂的开发,但是怎么进入市场,要通过一个孵化的平台,这些健康产业园都是我们很好的一个载体,(建议)和健康产业园这个平台对接好,使院内制剂能够尽快走进市场进行转化。
今年10月,广东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围绕创新机制、提升产品、集聚产业等,提出38项重点任务和举措,提出力争到2027年,广东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规模超万亿元,规上医药工业规模超5000亿元的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 农工党省委会副主委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原副主任 常巨平: (生物医药产业)原来主要是聚焦在广州、深圳,从现在看起来,佛山、珠海、东莞(等)各个地区都开始动起来了,比如说像深圳和东莞,跟香港的合作有很多,在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开始在进一步扩大。未来,广东省的生物医药产业在全国应该会居于一个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