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在粤全国人大代表风采 | 杨登辉: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时间:2023-02-20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广东省选出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曾获得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的金牌。夺冠后,他留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任教。杨登辉说,作为老师,他希望能为广东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出更多企业需要的技术能手;作为人大代表,他希望能够传递好一线的呼声,为基层的技术工人发声。

文章配图

  从教多年,杨登辉带出了多名“全国技术能手”,对于技能人才培养有着长期的观察和切身的体会。结合自己的职业特点,杨登辉将“技工教育”作为履职的一个关键词。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给集训班上课之余,他不忘职责使命,在老师同学中间走访调研。

杨登辉和学员:

在学习过程中

或者以后出去就业

你最关心哪几个点

(找到好的工作)

找到好的工作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突出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文章配图

  在杨登辉看来,“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发展”都为技工教育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契合产业转型发展需要,将培育重点与企业发展重点结合,才能够为学生谋求更好的发展。带着这个初衷,杨登辉走访了多家先进制造业企业。

杨登辉与企业经理 程楠:

对我们先进制造行业来说

首先 你要懂得机械制造的原理

我们技校的毕业生

他懂得像机械制图

机械加工的原理

他再转到编程工艺师

或者机器人维护

相对来说就很简单

  正如企业负责人所说,越是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越需要一线产业工人来负责设备的应用和维护。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从过去的工业机器人“使用者”,到现在的工业机器人“管理者”;从过去的会“用”设备,到现在的会“改良、升级”设备。可以说,广东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人才和产业的共同成长之路。

一线工人 邓超华:

(公司)交给我一个任务

就是在包装车间进行打磨研发

就把它研发出来了

后面就开发机器人的应用

已经遍布到这些车间这里了

以后应该会遍布更广一些

机器人代替人手也会越来越高级的

杨登辉和一线工人 戚东锋:

我刚开始来是操作工

慢慢就接触到机床调试 编程

现在是我们生产车间的班长

今年是第10年了

职业发展空间也是蛮大的

  “成长”、“上升”,是一线工人们频繁提到的词,如何打破目前技能型员工晋升的“天花板”,进一步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也是杨登辉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文章配图

  杨登辉说,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以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为例,学校培养了多位世界技能大赛的金牌获得者,许多毕业生被军工、医疗、航空航天领域的龙头企业所聘用。

  然而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却在学历提升、薪资定级时处处受阻。

广东省选出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技能竞赛与师资培训科教师 杨登辉:

比较优质的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最起码是大专学历以上

才能够进入到企业

所以我在接下来的建议里

将(建议)技工教育的学历这一块

能够从法律上面更加明确

就是技师学院等同于大专

  目前,广东有技工院校148所、在校学生65.2万人,占全国1/7,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技工教育体系,这是广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为壮大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技能人才支撑。

文章配图

  经过反复走访调研,杨登辉代表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不断提升技工院校的教育质量,同时,进一步打破技能人才选拔、评定的上升壁垒,形成技能人才的纵向职业技能等级阶梯,吸引更多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成才,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广东省选出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技能竞赛与师资培训科教师 杨登辉:

广东要制造业当家 

其实关键在于人

只要有大批量的

结构完善的技术工人队伍 技术团队

就能够研发创造出更多的(优质)产品

就能够巩固加强广东在全国

乃至全球制造业的地位

  采访时,杨登辉还在反复斟酌修改着电脑里的代表建议。他说,是人民赋予我权利,我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只有把调研做深、做实,才能写出有益于国家发展大局、切实可行的建议。这钻研的劲头,正如他教给学生的第一课,精益求精。

  从一名普通的技校生成长为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可以说,杨登辉是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获益者、传承者。现在,作为代表的他,正努力成为一名推动者,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让更多的技工人才也有五彩的人生。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