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赖彪虎:献策出力改变山区路
时间:2021-04-12
来源:广东人大网
4月2日一早,笔者一行在喷薄而出的晨光中走进茂名信宜市玉都新区,映入眼帘的不是山城的闲适,而是玉都干线烟尘滚滚的建设场面,钩机、压路机、运输车等各种建设机械在工地上进进出出。这一天,我们见到了信宜交通建设最美的场景。推动这项建设的是广东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赖彪虎。
老交通的“心头之痛”与“心中所愿”
省人大代表赖彪虎,是信宜市地方公路管理站总工程师、信宜市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这个已逾不惑之年憨憨的汉子,已在当地公路交通系统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
信宜是久负盛名的粤西山区市,是南方碧玉的唯一产地及加工基地,是广东省首个实现山区吨谷的粮食生产先进市,也是广东三大名鸡三黄鸡怀乡鸡山地养殖的王国和竹器编织之乡,还是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然而“酒香总在窖里藏”“墙内开花墙内香”,对于远离省城300多公里的信宜来说,交通设施建设的落后让信宜的优质生态资源只能是养在“深闺”无人识,让“靠山吃山”成为空话,这也成为老交通人赖彪虎心头挥之不去的痛。
“2017年12月我当选省人大代表,信宜境内只有包茂高速公路通车,包茂高速茂名境内127.2公里其中信宜段只有50.3公里,里程少经过镇村极其有限,对于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人口150多万的大县来说,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现状依然严峻,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制约太过大了!”赖彪虎说起这一段时,眉头紧皱,“山区群众对改变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愿望和呼声非常强烈,这也成为了我当选人大代表后履职的方向、动力。改善交通环境本来就是我这个交通人最大的心愿。”
履职尽责推动交通基础建设
“当代表就要尽职尽责,不能有名无实,在信宜的第十、十一届省人大代表李德锋,第十一、十二届省人大代表谭明隆他们是好榜样,他们的履职故事不断鞭策着我。”赖彪虎认真的说,“只要你用心去为群众,群众就会信赖你。”
作为省人大代表,赖彪虎每次大会前都会“备足课”,大会期间认真开好会。而在闭会期间,他更是与其他代表一起围绕群众反映、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到代表联络站、到现场实地开展调研、走访、视察活动,深入了解社情民意。
——让高速路真“高速”
沈海高速公路广湛线是珠三角连通粤西地区的桥梁,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城市群之间不可替代的高速运输通道,随着日益增长的区域经济发展,广湛线四车道已难以满足日趋饱和的交通需求。
赖彪虎对此一直高度关注,他认为: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进一步优化沈海高速公路广湛线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对加快粤西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推动粤西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2017年他当选人大代表之时,正是开阳段动工扩建之时,2018年12月,阳茂段扩建工程也正式动工建设。
工程动工后一度满怀希望的粤西各方却感觉不对,蜗牛一样缓慢的进度令广大群众很不满意。在与相关工程人员的接触及通过深入调研后,赖彪虎了解到:广湛线改扩建工程涉及到用地指标、占用国有林地以及穿越红树林保护区等报批问题,用地用林报批周期长,穿越红树林保护区更是须报国务院审批,手续繁琐,流程复杂,涉及部门多,对项目建设进度影响较大。
为此,赖彪虎在2019年初召开的省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沈海高速广湛线改扩建工程涉及保护林地手续审批有关问题的建议》。建议交办后,省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大力支持高速公路建设,主动与公路用林单位沟通,提前介入,做好服务,优先保障重点公路建设使用林地需求,按照“绿色通道”的原则,优先审批、审查流程,加快办理了涉及保护问题的审批或上报工作。
为进一步加快改扩建工程进度,2019年12月11日,赖彪虎出席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的省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座谈会,与田伟光、刘晓乐、陈中坚、何婉苑、林戈扬、林巧园、钟流举、简伟明等省人大代表就推进沈海高速阳江段改扩建工程建设约见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林业局、省交通集团负责人。
代表们在会上就工程项目进度、用地报批、相关管道改迁、建设材料供给、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与国家机关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建议设立“绿色通道”,研究减少报批环节、减少用地报批时间、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砂石售价稳定合理、研究加强行业反垄断执法工作、综合整治违法推高砂石价格行为、保障砂石供应等,督促省有关部门切实加快改扩建工程进度。
在建的云(浮)至茂(名)高速公路是跨省进入广西玉林的高速公路,茂名境内有89.286公里,其中信宜段有70.06公里,公路建设对信宜东北部地区及高州西北部意义重大,赖彪虎对此一直关注,持续跟踪了解建设情况,努力献计献策,为高速公路的建设贡献智慧。与此同时,赖彪虎还积极推动阳春至信宜(粤桂界)高速公路建设,目前该高速公路的勘察等前期工作已进行,在今年10月有望动工建设。
——让烂泥路成坦途
信宜市丁堡镇古楼村新村自然村和山根自然村两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850多人。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的道路有250多米是泥路,坑坑洼洼泥泞难走。经过当地村委会协调,村民们自发筹集了部分资金,但要顺利建设好村道尚有资金缺口。赖彪虎了解到相关情况后,认为路通不只是大路通、小路也要通才能真正造福于民,让民得利,他立即向当地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呼吁相关部门解决建设村道欠缺资金的难题,让该村道得以顺利建成。
山区是灾害易发地区,其公路也因自然灾害而易遭到毁坏,如果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就如同“破窗”很快就会成为烂路,其通车的危险及修复都困难重重。为了让农村公路得到更好的维护与管理,赖彪虎代表提出了《关于恢复农村公路新建设桥梁补助计划的建议》《关于提高普通省道新改建项目补助计划的建议》等建议,努力推动提升公路养护质量和水平。
——让“内畅”路更顺畅
“外捷”高速通道跨越式发展,“内畅”公路网不断完善,“外捷内畅”是新时代公路交通建设的要求。身为信宜市地方公路管理站总工程师、信宜市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赖彪虎更觉肩上担子不轻。
多年来,他带领着工作团队,不断推进信宜公路网建设。市环东大道(东镇旺同至丁堡)、信宜市玉都干线(东线A段)、省道283线西江至河吕段改造工程(云茂高速北界连接线)、信宜市区南出口道路改造工程、云茂高速水口互通连接线便道工程等一批在建重点项目的建设如火如荼,还有一批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信宜城区现在也是一个大工地。”笔者笑着对赖彪虎说。赖彪虎张口而出说:“是的,这个工地很快就会让你感受到道路骨架网开通后对信宜发展的意义,和为人民群众的带来的好处。”
“这些年,信宜的道路交通建设是跨越式发展的。期待在建的几条主干道早日完工,以后我们的出行就会更加的方便快捷了。”信宜市民刘先生说,“公路交通的发展,我们要点赞几级人大代表特别是省人大代表,他们的努力、付出值得肯定。”
路通财通,山区出入口高速路就象是鸟的翅膀,而内部山路就如同翅膀上的羽毛,“外捷内畅”道路的形成,就可以为山区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山区的发展更快一步,让偏远山区群众更好地分享社会发展成果。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