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人大代表马建业:初心不改 带领农村青年返乡创业
时间:2021-04-22
来源:广东人大网
肇庆市人大代表马建业是一名年轻的退伍军人。他说:在部队,就要精诚报国;当代表,就要为民履职。
马建业出生在广宁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那里四面环山,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鲜为人知。然而,他放弃“留京”待遇,回到家乡带领更多青年返乡创业致富的故事却不胫而走……

一份农村青年的代表建议
在肇庆市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众多的建议中,一份由一个来自农村的90后青年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村青年创业的建议》引人关注。提这个建议的人大代表就是马建业。
“青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不能缺少年轻一辈的力量,因为青年才是这里未来的主人。作为人大代表,我希望我市更加关注农村青年创业现状,积极引领广大农村青年回乡创业。”马建业说出了提这个建议的初衷。
马建业所生活的村子由于交通落后、地理位置又比较偏远,经济发展也不好,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山里,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外出定居,空巢老人越来越多,青壮少年越来越少。
面对这种现状,从小在村子里长大的马建业,心里很不是滋味。也许正是因为与这片绿水青山的血脉联系,他决心带领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改变这种落后的面貌。
马建业在兰州军区服兵役,参军过程中,他不但练就了过硬的本领,还磨砺了坚强的意志。由于表现突出,服兵役期满,他本已被安置到北京工作。然而,他却放弃了,毅然回到了养育着他成长的落后山村。
一段筚路蓝缕的创业经历
在家人支持下,马建业倾尽了积攒许久的2万元创办生态农场。农场以放养肉猪、山羊和承包鱼塘、垦山种植果树等,就这样,马建业开始了生态农场综合经营之路。
万事开头难,毫无经验的“农场小白”马建业的创业之路更是困难重重。他的农场遭遇了一场大灾难。当时农场里的猪崽陆续患病,不吃不喝,半个月内猪棚里不少猪相继染病而死,损失了10多万元,农场的本钱都快赔光了。
自己赔了钱不说,更难受的是,那些跟着自己干的发小好友也跟着自己“赔”了。他有点迷惘地问自己:说好了的带领大家一起奔康致富呢?
意志坚强的马建业并没有被这次挫折击败,痛定思痛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干一行必须懂一行,要想经营好农场,就必须掌握农场的种养技术。
自此之后,他加强了学习,从书上学,从网上学,从老农户那学……
很快,“农场小白”马建业变成当地养种猪、种果树、放山羊的土专家。马建业的生态农场也逐渐红火起来。更可喜的是,当时村民看到生态农场取得了成功,纷纷将丢荒的山场、养殖场重新利用起来,这个少人问津的村子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马建业代表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深山闯出幸福路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他先后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优秀农民工”等“国字号”的荣誉称号。
一个退伍军人的不变初心
马建业坦言,自己那份对家对国的情怀、回乡创业的初心从未改变。在他的积极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选择在这片自己成长的土地上燃烧青春的岁月。
“都说‘人怕出名猪怕肥’,我两样都不怕,我最想我养的猪快点肥”,马建业说,“怕不怕出名得看动机是什么?如果这点所谓名气能让更多的青年朋友受到我的影响而加入回乡创业的队伍中来,让作为人大代表的我所提的建议得到政府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这名出出又何妨呢?”面对名利他坦坦荡荡。
对马建业代表的建议,肇庆市政府高度重视,推动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办理和落实。为了让返乡青年“软着陆”,广宁县港澳青年创业创新基地、广宁县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广宁县精准扶贫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南粤家政·广宁管家”培训基地、广宁县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公共培训实训基地和广宁县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已相继挂牌成立,为返乡青年干事创业提供良好平台。
同为退伍军人的陈善彪,在马建业的影响下,返乡创业,如今他的腐竹厂日产量达600斤,销售主要靠电商发货,月营业额超过50万元。近年来,广宁通过技能培训、创业帮扶,新增1000多个网店,带动了2000多人实现就业。
去年,年轻的广宁粤菜大师谭志军、何灶威看好家乡全域旅游的发展前景,在竹海大观景区办起了餐馆。数据显示,2020年广宁县新增返乡创业的农家乐、餐饮店共304家;三星级名厨20余名,带动创业就业超500人。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