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肖胜方:履职持久聚焦法治建设
时间:2020-05-22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
戴着眼镜,斯文儒雅,表达流利,语速很快,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肖胜方履职有点儿“拼”。从制定强制执行法到建议修改仲裁法,从在企业破产法中增加个人破产章节到修改侵权责任法,他提出的每一项修法建议都影响着万千群众的切身利益,都凝聚着对基层百姓的真情实感。每一项建议也都是他“拼智力”“拼精力”拼出来的。
建议聚焦法治建设
凌晨一两点的微信朋友圈,常常暴露肖胜方仍在加班加点。多年来,他上班有准下班不定,不是到处开会履行会长职责,就是在奔波调研写议案建议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抑或是在各地宣讲宪法,每天保持12个小时的工作量。
“我关心的都是群众最关心的事情,群众关心的往往都是能够以点带面的大事,而我履职尤其关切法治与律师行业。”肖胜方说,律师行业的代表作为法治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在直接服务个案的同时,还可以将司法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分析得出的可行性对策,通过转化为议案、建议等形式,作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参考,并直接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过程。
在去年肖胜方准备的15个建议中,11个与法治建设有关。在他看来,立法执法需要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国家的治理才能有条不紊。“以律师的视角来观察思考法治建设,我们可能更有发言权。”
比如肖胜方早就建议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律师调查令”制度。他认为,由于目前我国法律尚未确立律师调查令制度,导致律师在调查取证时存在跨地域适用难、协助调查单位不认同等问题产生,严重阻碍了该项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适用,所以,建议以修正案的形式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律师调查令制度。待该制度确立以后,应由最高人民法院牵头,以司法解释或指导意见的形式对律师调查令制度的运行程序进一步规定。
在去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肖胜方还提出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建议,建议修订企业破产法并增设个人破产章节,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以防止因个人过度负债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该建议得到国家发改委回应:分步推进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
赴京行李箱中最重要的是建议
“对每年人代会最深刻的印象是:议程满、材料多、任务重。”肖胜方说。
2018年全国人代会期间,为了准备广东团全团会议的10分钟发言,肖胜方从晚上11点多开始准备材料到第二天凌晨5点多。“迷迷糊糊睡了一个多小时,早餐也来不及吃就开始了第二天的会议。”肖胜方说,人代会期间,他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
肖胜方每年带到北京的行李箱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建议。今年,他又将平时的调研和思考,形成了议案和建议,希望积极为法治建设的进步鼓与呼。
肖胜方说,当代表也得依靠团队力量,同事、同行、朋友等的作用不容忽视。“执业律师天天接触不同行业的人,本身就在基层一线。调研方式很多,除了正儿八经地跑到当地坐下来聊,现在通讯发达,打个电话、连个视频了解情况也是我常采用的调研方式。”
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肖胜方今年继续将关注的焦点聚集在法治建设的有关问题上,他计划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修改民诉法,建立律师费转付制度;修改劳动监察法,明确社会保险监察不受两年时效限制;再审案件,重审时应当提审或者异地审理;刑事案件缺席判决(解决企业家外逃问题);落实自行车路权等建议。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