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蓝伟东同志在全国省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学习班上的交流发言
做到“三个突出” 履好人大职责
梅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蓝伟东
本次学习班,我主要有两点感受:一是学习机会难得,非常及时。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省、市全覆盖的培训学习,有助于转岗到人大工作的同志尽快进入角色,确保履职到位,是非常及时、非常好的一次学习机会。二是学习内容丰富,非常实用。本次学习班的学习内容,分为开班前七个专题和开班后四个专题,都是人大工作亟需掌握的重要内容,而且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或专工委领导亲自授课,既是理论的概括提升,又是他们实践经验的总结,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案例的解剖,深入浅出,可以说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很丰富,很实用。通过本次学习班学习,结合近年来梅州人大工作实践,主要谈谈三点体会。
一、突出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一直以来,梅州市人大常委会都能够增强坚持党的领导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履行职权时,自觉对标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对标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要求,做到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比如,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的部署要求,结合省委、市委相关工作要求,从2019年起,先后听取和审议全市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等四个专项报告,并通过每年审议全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进一步摸清国有资产家底,做到“心中有数”。下来,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找准人大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和突破口,确保人大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推动人大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再上新台阶。
二、突出地方特色立法
本次学习班开设了贯彻实施立法法专题,对地方人大常委会开展立法工作很有指导意义。梅州是叶帅故里、红色苏区,是世界客都、华侨之乡,是广东生态屏障、长寿之都,这些都是梅州的特色优势。梅州市人大常委会自2015年获授立法权以来,至目前已颁布施行8部地方性法规,每一部法规都能够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彰显地方特色。如:针对梅州森林覆盖率全省第一,生态环境优美的特点,制定了《梅州市森林火源管理条例》,通过立法守住梅州生态“绿线”。《条例》2017年3月起实施至今,全市森林火灾发生率逐年下降,有效保护梅州市的森林资源。针对梅州是世界客都,客家围龙屋资源丰富(共有4000多座)的特点,制定了《梅州市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建立保护名录和分类保护制度,创新性地规定客家围龙屋管理方式,为保护客家民居文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同时,高质量制定《梅州市客家菜传承发展促进条例》,鲜明地体现梅州市客家菜的代表性、客家文化的包容性和客家民俗的独特性,促进客家文化传承保护,推动客家菜相关产业发展。针对梅州是广东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红色交通线、革命遗址众多,苏区精神彪炳史册的特点,制定了《梅州市红色资源保护条例》,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纳入法治轨道,更好地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苏区精神。下来,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新修改的立法法,深入分析梅州现代化建设的法治需求,进一步突出体现地方特色,着力加强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更好促进梅州经济社会发展。
三、突出加强代表联络站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在开班式上强调要“完善人大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重要载体,得到各级人大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梅州市人大常委会大力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六有” “五个规范”和“三化”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民意窗、连心桥、宣传站、大课堂、监督岗”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如:在去年7月部署开展的“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中,市委书记、市长带头进站履职,带动1万多名五级人大代表进站活动、接待选民,共收集意见建议858条,督促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我们又印发《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基本规范指引》,加大对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的指导力度,推动各县(市、区)在“四色”(古色、红色、绿色、金色)资源富集的古镇古村、红色景区、农业产业园和工业园区提档升级打造特色行业示范站,按照距离就近、行业相邻、职能相连等原则,将各级人大代表编入示范站开展活动、接待选民,最大程度发挥好代表联络站作用。此外,蕉岭县还率先在全市首个建成运行网上代表联络站,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实现代表履职由“线下”向“线下+线上+掌上”转变,真正做到代表联系服务群众“24小时不打烊”。6月13日至14日,我们还组织召开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三化”建设推进会,组织各县(市、区)互学互比,竞标争先。下来,市人大常委会将以召开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三化”建设推进会为契机,全面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提档升级,为更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积极贡献。一是在抓特色上下功夫,打响特色行业代表联络站品牌;二是在抓融合上下功夫,推动基层代表联络站和立法联系点融合建设,更好吸纳民意、汇集民智;三是在抓上网上下功夫,推动各县(市、区)全面建设“24小时不打烊”的网上代表联络站;四是在抓活动上下功夫,让代表联络站用起来、动起来、活起来,更好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