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资讯 > 市县人大

广州:代表进校园、学生进站点 行走的思政课连接成长与法治

时间:2025-10-21 来源:南方+
分享到:

  “今天,不谈函数,不说语法,我们聊聊‘成长与法治’的关系。”近日,荔湾区人大常委会金花街道工委与广州市第四中学携手打造“行走的思政课”,邀请全国人大代表进校授课,带领学生跳出课本,走进全国首个代表联络站,在实践中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撒下“敬畏规则、尊重权利”的种子。

广州.png

广州市第四中学学生走进全国首个代表联络站。

  1999年乘船调研“水浸街”难题、2001年召开“麻雀学校”改造意见征询会,2023年助力盘活1906科技园……在金花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学生们跟随解说员的脚步,了解了代表们履职的经典案例。

  “原来我们有意见或者建议,可以向人大代表反映,渠道还不少。”广州市第四中学学生伍芷维说,以后将更加关注身边事,如果遇到和社区、学习相关的问题,将尝试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多向人大代表请教。

  活动当天,广州市第四中学正式聘请全国人大代表,荔湾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海仪担任该校法治副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能保护我们,可法条里好多专业词看不懂,怎么办?”“遇到网络欺凌,如何利用未成年人保护法维权?”“如何避免从受害者变成有责任的人,怎么做才算合法自卫?”……现场,学生们纷纷抛出藏在心里的“成长困惑”。

  针对孩子们心中的种种疑问,陈海仪带来“思政第一课”,她解读了国家根本大法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系统介绍了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体系,明确家庭、学校、社会等“六大保护”的核心内容,希望在学生心中种下法治与民主的种子。

  “依法治国、尊法守法的核心在于依据法规行事。‘约束亦是保护’,要始终敬畏规范,同时主动培养正确价值观念,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陈海仪说。她希望学生们要提升同理心,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牢记在心、落实在行动上,用法治思维保护自己,做法治社会的小小建设者。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