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监督护航民生“食”事 推动香山长者饭堂提质惠民
“暖乎又入味,真要感谢长者饭堂!”日前,中山市火炬高新区博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香山长者饭堂”内,年过八旬的陈爷爷端着卤面,笑意映着热气。
这碗热饭的背后,是中山市人大常委会自2024年12月至今年8月开展的专项监督行动。期间,中山市人大社会建设委以“项目化”谋划、“清单化”推进、“节点化”管理,组建中山首个民生领域人大代表专业小组,选取部分长者饭堂开展4轮检查,推动中山长者饭堂从256家优化整合至134家,2025年上半年供餐近70万人次,同比增长24.15%,用监督助力老人“吃得好”,传递民生温度。
中山市人大社会建设委负责同志表示:“做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是社会良心的表现,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2024年全省深化长者饭堂建设推进会在中山召开,我市这项工作已经有了好的基础,我们开展专项监督,就是为了助力政府进一步办好养老‘大民生’”。
专项监督组前往火炬开发区博凯社区,深入检查“香山长者饭堂”的建设情况。受访者 供图
监督出实效 专业力量与纵深机制破解助餐痛点
为了让监督不“走过场”,中山市人大创新组建民生领域人大代表专业小组,12名成员涵盖全国、省、中山市三级人大代表,来自智慧菜市场配送、餐厅运营、疾病预防等领域,用行业经验精准找问题。
2024年12月至今年3月,专业小组成员对中山市星级饭堂开展2轮驻点检查;4至5月,中山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带队开展交叉检查,通过多次“回头看”实现监督闭环。中山市人大常委会还联合市、镇两级人大联动监督,半年间,共编写《监督检查意见汇总参考》3期,形成专项台账16份,并及时向职能部门通报具体监督意见建议并跟踪进展。
中山市社会民生领域人大代表专业小组成员,前往横栏镇专项监督长者饭堂建设及老年助餐服务情况。受访者 供图
“在老人排队等候取餐过程和用餐过程中欠缺人手协助,建议增派工作人员”“已协调博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定期安排志愿者过来协助维持秩序”......翻开香山长者饭堂专项督查意见建议整改进展表,十余个长者饭堂情况清楚明晰,何时提出建议、持续整改情况如何,每一项记录都与代表意见相对应,确保问题不悬空、整改有迹可循。
在博凯社区饭堂,代表发现取餐排队时间长、行动不便长者无人协助、餐食代领缺乏监管,当场提出整改意见。中山市人大社会委将问题纳入台账,每两个月跟踪整改进度。
如今再访,社区已协调志愿者维持秩序,代领通过人脸视频、电话或入户核实,整改落地。
目前,博凯社区所在的火炬高新区已建成25个社区助餐点,日均就餐1100人,年度助餐超25万餐次。“我们始终把老人的‘食’事当作民生大事,通过‘保障+关怀’双轨发力,让长者不仅吃得饱、吃得好,更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中山市火炬高新区政务数据和社会事务局有关领导表示。
这样的成效,正是“问题导向、示范带动”监督原则的体现。
监督促长效 助力服务提质与长效运营
东区桥岗社区饭堂里,海带黄豆筒骨汤飘香,马蹄蒸肉饼刚出锅,七旬的刘伯吃过后说:“和我家里的味道一样。”旁边的餐盘里,清蒸红薯冒着热气,入口即化的绵密口感,是特意为牙口不好的长者准备的美味。
这里以“蒸”为主,推出两种套餐,政府补4元、商家让4至6元,长者最低6元吃饱。中山市人大通过代表建议,推动部门加大力度,指导饭堂为高血压、牙口差的长者提供个性化餐食。
桥岗社区以“蒸”的方式进行烹饪,推出“一荤一素一汤”“两荤一素一汤”两种套餐。受访者 供图
中山市人大社会建设委负责同志介绍,人大代表不仅会注重食材采购、检测,还会检查科学配餐等这些细节,对提供低盐、低糖、软烂餐食等个性化服务,提出具体建议意见。
近两年,中山市民政局构建了包含建设运营指引182项、适老化改造指引117项、供餐配餐指引29项、膳食营养指南26项、星级评定指南105项、志愿服务指南24项的“六位一体”老年助餐建设运营服务体系,但是部分长者饭堂考虑制餐成本和出餐效率,对低盐、低糖等特制餐供给较少,一些长者饭堂未参照执行适老化营养配餐指引。
在人大代表们的监督下,东区街道三个香山长者饭堂服务点均以“五星标准”打造:桥岗社区饭堂将3/4的面积设为老年用餐区,配备防滑地砖、安全扶手;东裕社区引入全电清洁能源的智能光波高聚能烹饪柜,实现“零餐余垃圾”;竹苑社区建立带量膳食营养分析系统,为长者定制“科学营养餐单”。
同时,为方便老人取餐,东区街道还联合“饿了么”推出“助老e餐”。“下雨不用出门,骑手送餐上门太方便了。”竹苑社区李婆婆赞道。
可持续运营是饭堂“生命线”,也是人大监督重点。
“市镇财政压力大,不能过度依赖;老年助餐微利,企业也需要持续经营的动力。”中山市人大社会建设委负责同志说。调研发现,2024年,政府及社会力量等多方参与,在中山市长者饭堂投入共计1600多万元,其中慈善、企业等社会力量投入近770万元。
“市民政局正在积极推动引入更多市场主体,指导长者饭堂错峰开放、经营内容多样化,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山市人大社会建设委负责同志介绍,比如具备条件的饭堂,可以探索服务全年龄段。
火炬高新区的25个助餐点均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甚至祠堂等存量资源,经适老化改造后投入使用,以最低成本实现广覆盖。近期博凯社区就联合葵林艺术工作室开展6节丙烯画DIY课,12名长者把普通背包、花瓶改成艺术单品。
部分镇街利用长者饭堂场地资源,以健康理疗引人,以活动交流留人,以兴趣项目聚人,在为老年人提供中医理疗、测量血压等康养服务基础上,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打造“助餐+N”功能,促进了老年人与社会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