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资讯 > 市县人大

揭阳:在揭全国、省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助力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时间:2025-07-29 来源:南方+
分享到:

  根据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的部署要求,近日,揭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在揭的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围绕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深入企业和车间一线,倾听群众关切,为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探寻实践路径。

  走进园区

  把脉企业转型升级

  调研首站,代表们来到了位于揭阳普宁市占陇镇与南径镇交界的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

  服装纺织产业是揭阳普宁的重要支柱产业、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民生产业。这个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中、统一治理、土地集约”原则规划建设的园区,正是普宁纺织产业绿色转型的生动缩影。

  据了解,揭阳普宁市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起步区规划面积2268亩,现已建成面积约556亩,累计投资40亿元,建有印花通用厂房、印染厂区、污水处理厂、工业供水厂、集中供热供气以及园区道路、管网等项目,已有72家企业入驻,其中65家已实现投产,2022年以现代纺织印染入围“广东省2022年度特色产业园”,成为揭阳市工业领域第一个省级特色产业园。

  当天,代表们听取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相关情况介绍后,实地走访了普宁市成发制衣有限公司、普宁市彬盛织造印染有限公司,走进车间、深入生产线,真切感受到“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的蓬勃活力。

  随后,代表们到揭阳普宁市大坝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当天下午,代表们的调研足迹延伸到了揭阳揭西县产业园。这个背靠大北山区生态绿色屏障的园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近年来,揭阳揭西县高度重视产业园建设发展,抢抓“百千万工程”契机,以“构建全产业链条体系专业特色产业园,打造‘千亩百亿’产业集聚区”为目标,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服务保障、提升园区承载力,推动园区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园区入驻企业数量从2021年的8家跃升至当前80家,逐步形成以绿色线缆、电子设备、智能科技、生物医药、食品精包装等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在园区内,代表们实地调研了科技型新材料生产供应商广东蓝宇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以及从事智能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研发和制造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广东佳盈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国人大代表张恒结合自身参观感受,为园区发展提出建议:要精准定位发展目标,进一步优化产业园布局,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园区。同时,省人大代表蚁晓昕建议,要统一规划产业园区布局,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以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有效破解“招工难”问题。

  深入车间

  触摸科技创新脉搏

  调研第二天,代表们先后走访了新型现代化食品企业港荣食品发展有限公司、丙纶行业的国内领军企业广东蒙泰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广东国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了解科技创新如何助力传统产业焕发新机。

1.jpg

  据介绍,广东蒙泰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丙纶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统计排名,该公司在国内丙纶长丝中的产量、市场占有率多年排名第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全国化纤行业产量百强企业。

  代表们参观了蒙泰聚丙烯纤维产品展厅和现代化生产车间,只见厂房整洁高效,各式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正有序运行。省人大代表林树华建议,传统企业要积极学习蒙泰等先进企业的创新经验,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同时,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焕发传统产业新活力。

  积极建言

  助力加快产业发展

  实地调研活动结束后,7月18日下午,代表们在揭阳市区参加座谈会。

  会上,代表们认真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情况汇报,对揭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所取得的明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当前,揭阳市正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揭阳市委“1135”工作思路,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聚焦“百千万工程”,紧盯“用3年左右时间打造总规模超8000亿元的‘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集群”的目标,通过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奋力打造全市七大产业集群。

  通过调研,代表们深刻感受到,揭阳市的产业基础扎实,服装制鞋、五金机电、食品加工、物流电商、大健康等传统优势产业区域特色明显,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值得肯定。针对目前揭阳产业发展存在的产业结构层次总体不高、产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人才资源短缺等问题,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

2.jpg

  省人大代表陈淡芬认为,揭阳市传统产业正焕发生机,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崛起,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支持和引导力度,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线工人代表,全国人大代表陈阳则从人才角度提出建议,产业工人的现代化不可或缺,要将现代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础支撑,通过系统性政策措施的引领,实现产业升级和人才升级的同频共振。

  省人大代表孙彦翔建议,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人才安居乐业保障体系,加大人才公寓供给力度,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对人才的覆盖面和便利度。

  代表们纷纷表示,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产业发展中的“桥梁纽带”和示范带动作用,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积极履职尽责,当好民情民意“传递员”、政策落实“助推器”,勇于建言献策,切实推动调研成果落地见效,为揭阳乃至全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人大代表的力量。

  座谈会上,揭阳市政府有关领导介绍了今年揭阳产业体系建设情况,并表示,接下来揭阳将会发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聚焦“优服务”“降成本”“帮企业”三大方向,创新推出多条惠企助企暖企具体措施,让广大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代表们听后备受鼓舞。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