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丰顺:学深悟透新法精神 躬身力行为民履职
——砂田镇人大组织开展“代表月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梅州丰顺砂田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围绕新修订的《代表法》开展“代表月活动”。
此次活动以“学习代表法与工作实践深度融合”为主线,聚焦农村污水治理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系列履职活动,既体现集中性、实效性,又紧扣《代表法》要求,推动代表学法从“纸面”走向“地面”,实现法治精神与履职实效同频共振。
学深悟透新法精神
提升代表精准履职能力
近期,梅州丰顺砂田镇人大通过“线上+线下”模式,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学习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代表们围绕新修改的《代表法》65条内容展开深入学习,聚焦于增强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明确其权利与义务,以指导和规范人大代表的工作,提升其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学习,既强化了代表的法律意识,又为具体履职提供了清晰的法律指引,实现“学法—懂法—用法”的闭环。
推动代表学习成果转化
交出污水治理浓墨重彩答卷
在梅州丰顺砂田镇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浓墨重彩的关键一笔,关乎生态宜居,更关乎民生福祉。地下,污水管网如隐秘脉络,承载着治污的希望;地上,群众的意愿与诉求似明亮灯塔,指引着前进方向。
在现场,代表们走村入户,听取民意。经过走访了解到,部分村民对管网铺设心存疑虑,担心破坏自家院落、影响农作物生长。
面对村民的担忧,丰顺县人大代表林庆超建议:各村在动工前要召开村民代表动员会,邀请设计人员、施工方进行现场讲解;要多渠道倾听村民意见,反馈给相关部门,特别是针对村民关心的施工影响问题;要积极督促施工方要优化施工流程,采用分段、错峰施工,对损坏部分及时修复。在大家的努力下,村民逐渐放下顾虑,主动配合施工,为管网顺利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砂田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场攻坚战中,丰顺砂田镇将科学的治污方案转化为接地气的民生实践,把群众的心声融入每一项决策、每一个工程细节。此次污水治理项目预计接入户数1134户,惠及15个自然村共1579常住村民,随着污水管网的不断延伸、收集处理点建设的不断推进,砂田镇的乡村环境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河水逐渐清澈,村庄愈发美丽宜居。而人大代表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的“人民至上”理念,也如同一座座精神丰碑,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乡村振兴,共同描绘砂田镇更加美好的明天。
破解“碎片化”难题
推动砂田镇农田连片整合
砂田镇地处梅州丰顺边远山区,山多地少,农田分散,单块地块面积小,田埂、沟渠占比高,机械化耕作困难,农户种植成本高,土地流转意愿低。为盘活闲置地块,拓展乡村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砂田镇各片区人大代表紧紧围绕镇党委的统一部署,深入发动群众,为推进集约流转建言献策。
丰顺县、砂田镇人大代表陈小文表示:“我们代表通过走访每家每户群众,特别是宣传党的政策,中央一号文件,把大家思想统一,然后就开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得到大家一致意见。这个集中土地流转给农业大户,有租金,有就业平台,大家都十分支持,群众得到了实惠,小田变大田,三线整治能够搞通,有一些水渠以前通不了,现在就没问题了。”
据悉,砂田镇已流转连片土地1000亩、平整土地500亩,成功引进梅州市佳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首期种植500亩朝天椒,目前已开始种植。
丰顺县、砂田镇人大代表徐小维表示:“砂田镇将结合自然生态优势,探索建设乡村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为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把握“为民代言”立法本旨
让法治精神融入代表履职血脉
梅州丰顺砂田镇人大在此次“代表活动月”中,紧扣《代表法》中代表调研、建议、联系群众、监督等核心职能,组织52名县、镇人大代表,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调研5次,提出意见建议3条。
法律修订只是起点,唯有将条文精神融入代表履职血脉,在联系群众中践行法治,在为民发声时彰显担当,方能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新时代代表履职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