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人大开展专题调研 助力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7月2日,佛山市南海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组成调研组开展南海区现代产业园区建设情况专题调研活动,着力推动产业园区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能级跃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南海现代化产业园加速建设中 盛夏时节热浪翻涌,南海各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智造产线高速运转,创新技术加速转化,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日益清晰。 调研组调研粤海智能制造产业园。 在粤海智能制造产业园,南海区政府有关负责人汇报了全区现代产业园区建设总体情况。据了解,南海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佛山高新区南海园)和2个省级开发区,在各镇街布局了各具产业特色的现代产业园区,锚定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型生物医药等领域。其中,桂城街道全域打造“一区三基地”总部经济生态;九江镇通过“园镇互动招商”等机制布局临港国际产业社区等三大园区;西樵镇以58科创园等载体推动纺织业数智化;丹灶镇依托“仙湖氢谷”打造千亿新能源集群;狮山镇集聚七大科创平台;大沥镇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里水镇聚焦新材料创新发展高新产业园区。 随后,调研组一行实地调研了粤海智能制造产业园。园区负责人介绍,该园区由粤海集团与南海产业集团联合开发,定位为珠江西岸智造示范园区,截至2025年2月,入驻企业28家,含4家高新技术企业。园区联合北京中关村、广东省科学院等机构共建科技成果展厅,推动超30项技术成果转化。 在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调研组参观了广东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文化展厅、培训中心和机器人场景应用区。据了解,该中心已聚集汇博机器人、大捷智能等上下游企业50家,含1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3家专精特新企业。目前,中心建成全国首家机器人集成应用超市,重点服务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调研组在泽高新智造(广东)科技有限公司听取汇报。 最后一站,调研组来到盛世腾飞智造园(夏南二园)。园区前身为村级工业园,经“工改工”改造后规划建设24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园区聚焦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已引入中国科学院孵化企业5家及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企业。调研组也来到园区内的泽高新智造(广东)科技有限公司,了解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金属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深度合作,自主研发的专用材料等已取得多项发明专利。 部门聚合力促进南海经济协调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今年4月,广东省人大监督工作会议暨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动员会召开,会议提出,要把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人大的大事要事,并强调全省四级人大、五级人大代表将联动协同发力,努力构建协同联动的立体化监督网络。 助力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南海下一步怎么做?座谈会上,调研组建议,强化产业培育,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项目,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要素保障,保障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项目用地需求;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培养一批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强化服务管理,进一步优化园区管理体制,建立精简高效的园区管理机构;同时,完善园区、镇乃至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好高新技术人才。各职能部门要准确掌握园区需求,要形成解决问题闭环,做好跟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