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三级人大联动、五级人大代表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立法、常态化对产业有序转移工作开展监督、出台大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决定、支持和保障五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赋能产业发展……近年来,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广清产业一体化、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三级人大发挥职能作用,助力清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清远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同时,加强五级人大代表协同履职,搭建工作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
注重法治思维法治手段 以法治之力破解营商环境难题 “现在市场变化快,传统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急需相关部门加强对企业的政策支持与指导。”“希望相关部门加强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了解企业发展中普遍遇到的困难并及时提供帮助。”过去的一年,为破解营商环境难题,清远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企业和商会走访调研,倾听真声音、了解真感受,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专题调研,广泛查找“不满意”。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良好的营商环境带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立法职能,加强市县乡三级人大工作联动,在推动解决营商环境共性问题上攻坚克难。同时,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地方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清远市清城区中小企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是清远中小企业声音的汇集地。该联络站积极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络单位”深度融合的模式,组织进站代表采取“实地调研+座谈+调查问卷”的方式,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活动,收集整理20多家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意见建议,通过转交部门办理,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赋能发展。近三年来,该联络站参与法律法规草案征求意见征询活动19次,提出建议60条。 清远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行业商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调研。清远人大供图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024年12月27日,清远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清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大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决定》,提出发挥好人大制度优势,探索广清跨区域协同立法模式,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的有效监督……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同时,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为今年立法项目。 清远市人大常委会还将结合深化地方性法规“三入”工作,扩大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法规知晓度,推动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为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构建全链条监督体系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过去的一年,清远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增速居全省第一;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项目数居全省前列,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获评“优秀”等次;清远鸡、西牛麻竹笋产值均突破100亿元……助力清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异“成绩单”背后,离不开清远人大力量与担当。 近年来,清远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监督以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跟踪监督,实现“人大+审计”监督互联互动,强化财经审计监督,促使相关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监督成效明显。为解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的短板弱项,分别对清远鸡产业、“百千万工程”实施情况等开展专题询问,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发展。 清远是全省承接产业有序转移的5个重点支持建设主平台之一,而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是清远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的重要载体。 清远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常态化对产业有序转移工作开展监督、调研,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建言献策,重点关注政府部门在发展新业态、新平台和新企业方面的工作进展,关注纺织服装企业在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设备方面的创新和应用,为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目前,园区已经吸引超500家企业入驻。去年,重点督办清远市人大代表蔡凯俊提出的《关于发挥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作用,带动更多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多次开展督办专题调研,约见承办单位负责人,推动代表建议落地落实。 “近年来,清远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农文旅’产业发展代表建议的督办,清远成为大湾区旅游度假目的地初见成效。”清远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清远已初步形成南部片区“清远长隆”+“北江生态”、北部片区“国家公园”+“壮瑶风情”生态文旅产业格局,辐射带动全市乡村酒店和乡村旅游,乡村民宿示范镇数量居全省第1位。 今年清远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提及,将对清远打造大湾区旅游度假目的地、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对广清一体化之营商环境一体化的推进落实情况开展工作评议,通过不断拓宽监督渠道,打好监督“组合拳”,提升监督质效。 五级代表共同引智聚力 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清远市人大常委会支持和保障五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特点优势,紧扣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法履职、发挥作用。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未来的竞争可能各种创新技术层出不穷,我们团队也要更快地研发出更好的产品,才能应对市场的竞争。”全国人大代表、广东萨菲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汤依伟全身心投入到公司的新材料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多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呼吁:推动国有资本通过成立专项基金、产业基金的方式,投早投小,扶持本土科创企业研发创新直至步入产业化。 在制造业一线的省人大代表、广东雅迪机车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工艺员陈尚礼,作为佛冈县综合能源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驻站代表,定期进站履职接待选民群众,收集企业一线员工以及干群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意见建议20余条,积极将群众意见转化为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点子”,提交了《关于规划建设广州从黄高速延伸线至佛冈(广佛产业园)的建议》,为清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代表智慧与力量。 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举行首场人大代表“驿”起谈活动。曾亮超 摄 不久前,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人大依托城市驿站,推出“人大代表‘驿’起谈”活动,搭建人大代表与政府、企业、高校、选民群众等群体沟通平台。“清远长隆正式开园,对周边的带动作用明显,周边企业如何做好引流,推动合作联动,实现资源共享?”“长隆周边企业、项目逐渐增多,公共交通配套有待提升,是否有相应解决办法?”来自清远市、清城区和龙塘镇的三级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将前期走访调研收集的问题抛出。在首场人大代表“驿”起谈活动中,收集整理问题10个,现场解决问题4个,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助力作用。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今年“新春第一会”主题。根据省委部署和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了市人大监督工作会议暨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动员会,及时印发关于充分发挥人大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作用的工作方案。接下来,将持续加强市县乡三级人大联动、五级人大代表协同助力清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围绕打造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首选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地、旅游度假目的地的总体目标,在助力清远承接产业转移、培育现代产业、打造地方特色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用力,为推进清远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