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资讯 > 市县人大

清远清城:从“闭门研究”到“开门协商” 议事小公园
把“民生清单”变为“幸福账单”

时间:2025-04-11 来源: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清远市人大常委会指导县乡人大持续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平台载体,延伸人大代表联络站发挥功能作用的空间,更好打造密切联系群众的“民意窗”“连心桥”,创新从机制层面推动基层民主活力,在实践中生动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

  2023年以来,清远市清城区人大东城街道工委探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途径,以议事活动为载体,通过人大代表议事小公园“零距离”沟通平台,密切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推动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共治”、从“被动倾听”向“主动收集”转变,努力把群众的“民生清单”变为“幸福账单”。

  建章立制

  搭建倾听民意“新窗口”

  “我们小区门口有段路面破损,影响出行”“周边一些工地施工噪音太吵了”“学校周边一些小广告对于学生成长不利,得管管”……在人大代表议事小公园的活动现场,青云社区的居民围坐在一起,兴致极高,争相发言。几位人大代表在与群众唠家常中快速了解民情民意,将收集的意见写满笔记本。

  走进东城街道青云社区公园,“人大代表议事小公园”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墙上悬挂的基本制度清晰写着:每月14日(如遇节假日顺延至下一工作日),清城区人大代表东城团2名以上代表到此与群众面对面沟通,聚焦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主题议事。每次开展接待选民日活动前3天,在人大代表议事小公园发布公告,告知接待选民的具体时间、地点、主题和参加接待日的代表名单。

清远清城1.jpg

人大代表走进议事小公园收集社情民意。

  人大代表议事小公园是青云社区倾听民意的“新窗口”,也是居民闲话家常的“老地方”,能及时掌握“一手信息”,更能及时解决老百姓身边的“关键小事”。

  “平日里想找代表反映一点小事,但专程去一趟人大代表联络站也觉得麻烦,坐在接待室里还是有点拘束。现在在家门口公园,自己熟悉的环境,可以说点掏心窝子话了!”现场一位老人家说道。对于这样的议事小公园,群众表示很受欢迎。

  “选择每个月14日开展是取‘一四’与‘议事’的谐音,让群众对这个时间点快速记忆且印象深刻。” 清城区人大东城街道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道,通过定期召开形成固定模式,依托这一新载体,充分发挥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大代表议事小公园成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延伸,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解决民生微实事。

  2023年以来,人大代表议事小公园开展主题议事活动近30次,帮助群众解决电动车充电桩建设、困境儿童入学、长者饭堂建设、单体楼楼道翻新并亮灯等系列民生微实事近70件,实现了“问题发现在日常,办法讨论在公园,成果共享在社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美好景象。

  现场来办公

  解决群众身边“烦心事”

  “楼道灯亮了,我们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家住青云新村的李阿姨连连称赞。近日,清城区东城街道青云新村单体楼楼道灯在多方努力下终于亮起来了。但接下来,这灯要怎么维护、电费要怎么交,也是困扰居民的一大烦心事。

  为打破这一僵局,清城区人大东城街道工委组织人大代表和东城供电所相关负责人共同走进人大代表议事小公园,现场解开这道难题。2024年12月,一场“点亮老旧小区楼道灯,共筑美好生活环境”的主题活动在议事小公园拉开序幕。

清远清城2.jpg

2024年12月,围绕单体楼管理问题开展主题议事活动。

  活动现场,人大代表、供电所负责人、物业代表及楼栋长、居民围绕如何确保楼道灯的长期稳定运行、电费如何合理缴纳以及单体楼其他管理如何加强等问题开展主题议事。在讨论电费缴纳问题时,居民们提出了多种方案。其中,由楼栋长每年度进行统一代收的方案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长达2个小时的讨论中,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职能部门“现场接单、限期办结”。东城供电所负责人当场认领楼道智能照明系统安装任务,承诺5天内进驻施工。代表们还深入探讨了如何加强单体楼管理、提升居民自治能力等问题。

  “时代小区在物业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为青云新村提供一些简单的维护指导。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青云新村在自治方面的成功经验,共同提升两个社区的管理水平。”清城区人大代表、时代社区党组织书记宗健强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建议青云社区与时代社区形成联动,共同推进楼道灯维护及其他管理工作。

  民生无小事,代表来议事。在人大代表持续督促下,41栋单体楼道完成了智能照明系统安装,并建立“楼栋长代收+社区补位”的楼道灯缴费模式,将“摸黑上楼”的民生痛点转化为“有事好商量”的治理实践。

  这场“点亮老旧小区楼道灯,共筑美好生活环境”的议事主题活动,在推动问题解决过程中引入政府职能部门、相关专家等参与,将代表与选民的双方对话升级到多方共议,进一步压缩问题从收集到反馈再到处理的时间,形成清单交办,实现闭环管理。

  开门问民需

  提升群众的“微幸福”

  “听说其他社区有长者饭堂,而且饭菜价格还特别优惠,如果我们青云社区也有就好了。”在2024年初的青云社区议事小公园活动中,一位老人对人大代表们说道。

  青云社区作为典型老旧小区,60岁以上长者近3000人,独居、空巢、失能、残疾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多,但周边未设置长者饭堂,距离最近的长者饭堂也需辗转乘公交前往,身体孱弱、腿脚不便者更是望而却步。

  有效破解老年人最迫切的“一餐热饭”问题便成为人大代表心中的牵挂事。 

  “李伯,如果我们也建一个长者饭堂,您老人家觉得饭堂建在哪里比较合适?”“东姨,咱们社区有长者饭堂的话,你最想吃什么菜?”

  连日来,为了收集群众对于建设长者饭堂的意见和建议,代表们通过开展专题接待、入户走访、主题议事等方式进行详细了解。同时,围绕选址规划、运营模式、收费标准等关键问题在议事小公园再次展开细致讨论,并迅速将建议收集整理反馈至街道党工委,推动建设青云社区自营长者饭堂。

清远清城3.jpg

人大代表在青云社区长者饭堂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青云社区长者饭堂建设终于被提上了日程。

  2024年4月,清城区人大东城街道工委组织人大代表前往建设中的青云社区长者饭堂进行调研,代表们仔细询问了长者饭堂前期宣传、辖区长者人脸识别系统录入、预约意向等情况,督促相关负责部门按时保质完成任务,确保给群众一份满意的答卷,让社区老人们真正感受到“食”有所依的温暖。

  红枣枸杞蒸鸡、莴笋炒肉、肉末豆腐……在东城街道青云社区,长者饭堂飘出一阵阵香味,一份份搭配合理、营养健康、符合当地老年人口味的饭菜被端上桌面,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2024年6月13日,青云社区长者饭堂正式开业了,人大代表们的心放下了。

  作为清城区首个社区自营长者饭堂,青云社区长者饭堂自2024年6月13日正式运营至今,已服务长者近6300人次。

  倾听群众诉求

  破解社区治理痛点难点

  “有些居民没有安全意识,总是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私自拉线充电”“现有的充电设施太少了,有时候高峰期等候时间太长,希望增加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

  2024年4月,清城区人大东城街道工委组织社会建设组人大代表在人大代表议事小公园开展消防安全主题议事活动,并邀请东城街道消防事务办工作人员、物业公司代表、居民代表与人大代表共同开展主题议事活动。

  活动现场,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在场的人大代表——记录,并围绕群众反映的诉求,就社区实际情况进行细致讨论。

  据了解,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设施已无法满足群众日常需求,充电点不足导致不规范飞线充电或带电池上楼充电情况频发,其实是当地多个社区的普遍痛点。

  经议事后,多位人大代表认为群众所反映的诉求是必要且迫切需要解决的,应充分考虑群众合理诉求,在社区安全方便的地方加装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方便群众日常充电,避免因不当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

清远清城4.jpg

清城区东城街道莲发社区充电桩安装情况。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深入了解问题现状,破解停车、充电难题,在清城区人大东城街道工委和人大代表积极推动下,东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消防事务办迅速摸查社区可安装充电桩或充电柜的地方。同时,协调供电所等相关部门推动解决。据统计,各个村(社区)建设充电场所(棚、点)共444个,可提供3829个充电接口满足群众需求,惠及全辖区群众,彻底解决了群众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

  “居民关注什么,议事小公园就助力破解什么。社区安全、环境卫生、基层治理等等,一直是我们居民最关注的问题。”清城区人大东城街道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自人大代表议事小公园成立以来,人大代表协同居委会、居民共同探索出小区管理长效机制,组建“党建+人大代表+N”力量推进“美丽社区”建设,成功破解了居民关心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实现了社区由乱到治的蝶变。

  谈及人大代表议事小公园的创新模式,清远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清远人大一直推广“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随手拍”“街道议事会”等创新做法,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推动更多类似于议事小公园的创新机制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作用,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挥好人大代表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落地生根。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