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资讯 > 市县人大

揭阳普宁:大坝镇人大用好五“常”工作法 打造示范代表联络站

时间:2025-03-14 来源: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近年来,揭阳普宁市大坝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下称“代表联络站”)紧紧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线,积极探索实施五“常”工作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代表联络站的“两个作用”,为普宁市加快“三城融合”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集智赋能、凝心聚力。

  夯实民主阵地基础

  吸引群众“常”来

  聚焦省人大常委会“迭代升级一批静态基层单元”的要求,代表联络站持续加强“三化”建设,推动代表联络站更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普宁1.jpg

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就交通安全整治示范创建活动进行讨论。

  当地推进代表联络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融合建设。结合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工作,代表联络站以设计美观、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为原则,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通过整合辖区内政法、律师等资源,成立了由人大代表、律师团队、驻地单位和群众组成的立法联络员队伍,积极探索“群众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结合。同时,代表联络站积极拓展群众参与治理的渠道,将征集内容延伸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基层治理重难点工作等方面。今年以来,共收集社会各界立法建议6条,有效推动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同时,代表联络站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展。

  代表联络站充分利用“大坝民意通”小程序,实现了代表随时在线提交群众诉求和立法建议的功能。同时,通过该平台加大对普宁市及大坝镇中心工作的宣传力度,使群众更加清晰地了解党委、政府的工作动态与成效。2024年“大坝民意通”小程序已推送动态信息84条,收集群众意见16件,办结率100%。

  此外,代表联络站严格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数字人大平台应用推广的要求,加快推进省数字人大平台在大坝镇的建设和推广工作,积极向群众宣传“粤当家”小程序,推动平台成为群众了解人大、参与人大工作的高效窗口。

  健全代表活动制度

  保证代表“常”在

  为确保代表联络站的高效运转,代表联络站建立健全了代表活动制度,确保代表能够常态化参与联络站工作。

普宁2.png

代表联络站召开人大代表学习会。

  每月固定两天作为代表接待日,结合市镇重要工作、群众重大诉求、区域热点事件等,提前发布接待主题、时间、地点,方便群众和代表合理安排时间进站开展活动,现场听取群众意见。通过“三公开”制度,代表联络站将18名驻站代表的基本信息、每月接待日信息、工作制度和代表履职情况公示公开,让来访群众更好地了解工作动态。

  同时,代表联络站推行“七有”管理工作机制,即活动开展有计划、代表履职有记录、走访群众有目标、收集意见有交办、处理结果有反馈、培训活动有重点、工作经费有保障。这一机制有效促进了代表联络站的高效管理,确保了代表履职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此外,代表联络站定期组织代表述职,从加强学习提升履职能力、一线调研精准建言献策、深化联系暖心服务选民、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方面报告履职情况,亮出“履职成绩单”。通过述职,代表们不仅增强了履职责任感,还自觉接受选民监督,进一步提升了履职效果。

  吸纳民意汇集民智

  推动意见“常”提

普宁3.jpg

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开展宪法宣传日活动。

  代表联络站积极推动工作向精细化发展,广泛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确保群众的意见建议能够及时反映并得到有效处理。

  代表联络站在选区内广泛宣传代表联络站的工作,积极邀请选民参与联络站活动,提高选民对联络站的知晓率和认可度。同时,不定期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联络站活动,通过与代表、选民面对面沟通,助力民意征集和政策的上传下达。

  代表联络站强化代表履职与基层治理协同联动。结合“代表选民集中走访”工作,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下沉到27个村网格,听取群众的“小微”意见建议,解决了沟渠滋生蚊虫、房前屋后杂物乱堆乱放等问题。通过“联络站+”工作机制,代表联络站扩大了“听证会开进代表联络站”的影响力,综合运用“议事会”“听证会”模式,广开言路、多方纳策,紧密结合党委工作部署开展调查研究,为普宁市委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代表联络站有力推动民生实事落实。在得知普宁市即将启动长者饭堂试点项目的消息后,代表联络站迅速响应,组织代表深入一线,走访各村听取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并提出了在大坝村日间照料中心设立长者饭堂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大坝镇党委及普宁市民政局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最终确定将试点项目落户于大坝村。2024年初,大坝镇长者饭堂顺利开业,进一步满足了多样化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2024年,代表联络站组织各级代表进站接待群众、走访群众300余人次,收到群众诉求53件,推动解决46件,收集民生实事票决建议8条,采纳6条。

  直面群众急难愁盼

  助推实事“常”办

  代表联络站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民生实事办理作为推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民生实事票决制和快速办理机制。

  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工作4年多来,代表联络站通过建立健全“票决制流程、全过程监督、测评结果运用”三项工作机制,推进了一批民生实事项目的顺利实施。2021年以来,大坝镇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票决产生的24件民生实事项目均高质量完成。2023年底,代表联络站收到群众多次关于镇区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反馈后,迅速组织人大代表及镇相关职能部门展开走访调研,深入了解问题症结,并向大坝镇党委提出了将“大坝镇道路交通安全示范创建基础设施项目”列入镇民生实事项目候选名单的建议。该建议在年初的大坝镇人民代表大会上全票通过后,各职能部门迅速行动,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整改。截至2024年6月下旬,325乡道富美岭村路段已顺利完成33杆照明路灯的安装并正式启用。

  代表联络站认真落实普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民生微实事“上码说 立马办”的工作部署,在全镇27个村(社区)代表联络站或党群服务中心布设了包含代表职务信息及联系方式的代表形象窗,并设置反映民意的二维码,让群众便捷地获取代表信息及表达意见。通过多次召开村民意向座谈会、宣讲会等,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自媒体平台,有效提升了村民对民生微实事“上码说 立马办”工作的知悉度、支持度和参与度。2024年线上线下共收到群众留言67条,涉及人居环境、交通安全等问题,均已由代表联络站负责人转交相关单位处理并得到及时解决。

  助力赋能提速

  履职效果“常”现

  代表联络站坚持党委工作中心就是人大工作重心,支持和引导驻站代表当好“百千万工程”的“战斗员、宣传员、监督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选题调研,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提供智力支撑。

  为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在2024年围绕推进绿美普宁生态建设开展的“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中,代表联络站积极动员驻站代表参与认捐认种,在大坝村垭后风景区和白坑村象鼻山公园建设了两片“人大代表林”,共植树500株,累计捐款70余万元。集中履职月期间,驻站代表共120人次参与调研等活动,围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出建议3条,解决3条。

  蔬菜产业是大坝镇的特色支柱产业。为助力推进产业振兴,今年以来,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就打响“大坝菜”品牌进行调研,先后深入广东好鲜原有限公司与华东稻蔬产业园进行实地考察,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在代表的积极建议与有力推动下,广东好鲜原有限公司进一步聚焦提升农业生产质量,顺利完成了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的申报工作,并成功通过检验检疫备案审核,为“大坝菜”品牌的持续打响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代表联络站落实驻站代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日常动态巡查监督,将“脏、乱、差”问题以照片形式反馈至代表联络站微信群,由代表联络站整理后移交有关部门落实整改,跟进整改时效。2024年代表发现人居环境问题近200条,均得到镇政府及村委会及时有效处理。

  下一步,大坝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将继续主动作为、奋勇争先,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意识、勇于担当的为民情怀和奋发有为的工作激情,不断提高代表工作水平,坚持为人民履职、为人民代言,为普宁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