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系”深入基层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近年来,清远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巩固完善、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平台载体,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清远实践”。
“清远实践”展现 全过程人民民主“真内涵”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代表与选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是了解民意、汇聚民智、反映民声的重要平台。 早在2017年,清远市正式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当时的名称是“人大代表联络室”。2018年到2019年,清远的代表联络站已覆盖到了全市每个角落,实现了“从点到面”。2020年,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开展达标创建活动,共评出“五星级”联络站125个、“四星级”联络站106个、“三星级”联络站98个。 目前,清远在乡镇(街道)、村(居)以及园区等建成人大代表联络站共524个,做到哪里有需求,人大代表联络站就延伸服务到哪里。 一次,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石潭桥水管爆裂致水患,影响民生用水。清新区石潭镇人大代表龙顺香迅速行动,提交建议至网上联络站。石潭镇人大现场调研后,转交石潭镇农办处理。经协调,自来水厂迅速维修破损管道,解决漏水问题,并反馈处理结果,从提交到工作完成,前后仅仅用了不到4小时。 这是数字人大赋能人大工作提质增效的鲜活经验。近日,清新区石潭镇人大“以‘两进三全四建’点线工作法推动数字人大赋能代表‘云上履职’提质增效”的工作机制入选第七届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除此之外,清远人大还推动打造了一批中小企业代表联络站、产业园区代表联络站、省际跨区域代表联络站、茶行业代表联络站等特色代表联络站,拓展人大代表联系服务领域,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2018年以来,英德‘三问一评一票决’、佛冈‘连心卡’搭建代表选民‘连心桥’、阳山‘五个一’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清城区‘一站两点三圈’、清新区‘一二三四’工作法、广佛(佛冈)‘233’精准服务企业等多个工作机制先后入选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充分体现了清远基层‘小单元’激发民主‘大能量’。”清远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基层“小单元” 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可见可感” 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龙塘圩低水桥通行了!”不久前,清远市清城区龙塘圩低水桥正式通车,一河两岸的群众大步走上崭新的大桥。这座桥方便了两岸5万余名群众出行,通行距离由原来的1500米缩短至30米。清城区人大代表林燕珍提出的“关于龙塘镇低水桥危桥改造的建议”被2023年清城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采纳,该项目被列入龙塘镇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今年3月,当地群众通过“民计半月谈”人大代表接待活动提出“加快低水桥施工进度”的建议后,龙塘镇迅速召集相关部门、施工方集体会诊,半个月后即促成项目恢复施工。 这是清城区龙塘镇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群众更加真切可感的一个缩影。 清城区龙塘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创新开展的首期人大代表“民计半月谈”接待活动,是龙塘镇人大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为民解忧办实事精心打造的代表履职新品牌。通过“半月谈”的形式,每月开展两次座谈活动,了解社情民意,解决实际困难,密切代表与选民关系,成为了有关部门及人大代表的“锦囊库”“智囊团”。 又比如,清远市清新区山塘镇人大以“三常”工作法,在吸引群众“常来”,保证代表“常在”,推动问题解决“常办”上进行大力探索与实践,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 今年,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在关于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省域样板的清远实践方案中,提出要健全吸纳民意、汇聚民智工作机制,推动人大工作单元提档升级,建好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常态化运行、特色化建设上发力,依托“粤人大”、“智慧人大”平台,加强网上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推动代表联络站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工作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代表联络站示范站,全力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清远实践。 民生微实事“件件有落实” 增添全过程人民民主“烟火气” 清远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民生微实事立办制,支持和指导县乡人大在基层民主实践中,探索出一个又一个接地气的民主实现形式。 清远英德市桥头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一些小项目建议因缺乏资金而导致办结率不高的实际情况,设立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30万元,创新构建“三精三选”工作机制推动民生实事立提立办见成效。每年从桥头镇政府年度财政预算支出中单独列出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办理桥头镇在会议期间、闭会期间代表所提出的议案、建议,尤其是涉及民生实事项目如农业生产、水利设施维护、乡村道路修缮、文教卫生项目等,积极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落实,推动代表建议办理从“纸上”落到“地上”。 “设立了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专项资金后,代表提出的民生微实事解决起来程序少了、效率高了,我们代表为民履职也更有信心了。”对于专项资金,桥头镇人大代表廖志发感受颇深。2024年度,英德桥头镇利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专项资金解决了滃江河余上坝段漂浮物清理、社区坪山路灯建设、博下岐山头水圳疏通等10项民生实事,受益群众8000多人。 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道人大工委结合“网格化+信息化”的基层治理体系以及人大代表“随手拍”的监督方式,发动辖区内人大代表组建了联系、服务选民网络群组,并在群组内引入街道辖区内19个村(社区)的“民情使者”,与人大代表携手、为人大代表赋能,助力民生微实事落细落实。在探索实践中,东城街道人大工委进一步总结出“民情使者”五步工作法,通过“报、收、交、督、结”细化流程,借助“民情使者”的广泛性,推动代表们对一些局部性、紧迫性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做到即发现即转办,实现闭环回应办理情况,以最快捷的方式达到立竿见影的实效。 据统计,2023年清远市代表联络站累计接待群众30000余人次,收集整理、跟踪督办群众反映意见建议近7000条,推动解决民生微实事5300余件,让“小站点”发挥了大作用,有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人大代表建议从提出到办理再到办结,包含了代表联系群众吸纳社情民意、开展走访调研建言献策、进行跟踪监督推动落实等履职全过程各环节。”清远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