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资讯 > 市县人大

广州首个区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馆落成开馆 搭建小平台 承载大责任

时间:2024-07-02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
分享到:

  云山珠水、气象万千,创新浪潮澎湃,民主之花盛开。7月1日,坐落在广州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的荔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馆正式揭牌启用,这也是广州市首个区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馆。

  荔湾实践馆.png

 7月1日,坐落在广州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的荔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馆揭牌启用。通讯员供图

   让普法工作更聚人气

   从粤剧艺术博物馆出来,走过石桥,沿着涌边步行约100米,便能看到位于居民楼内的荔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馆。

   实践馆集服务、实践、展示、教育、示范功能于一体,以实践馆“小平台”承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责任”。馆内集中展示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五个方面内容,通过图文展示和电子屏交流互动的形式,让居民群众直观感受“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深刻内涵。

荔湾实践馆3.png

 荔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馆内部场景图。

   实践馆同时也是荔湾区多宝街道永庆坊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络站。“代表联络站共有12名人大代表进驻,每月有2至3名代表参加接待,为群众提供与各级人大代表直接交流的平台。”荔湾区人大常委会多宝街道工委有关同志介绍。

   “我们选取这里作为基层立法联络站,也是看中永庆坊片区的居民数量多、人员类别覆盖面广,通过积极引导居民群众参与立法工作,让法律法规更接地气,让普法工作更聚人气。”荔湾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推动老街区蝶变活力区

  作为岭南文化核心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荔湾区把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合起来,将市、区人大代表编入14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工作小组履职,形成了具有荔湾特色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奋力实现“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荔湾实践馆2.png

荔湾区人大代表调研永庆坊历史文化街区改造。

  荔湾区人大常委会广泛动员人大代表为民发声,提出《关于高起点推进永庆坊片区二期改造等工程,努力打造“老城市新活力”示范片区的建议》。建议从提出至办理完毕,人大代表全程参与、承办单位全力办理、群众全方位监督,全过程充分尊重民意,推动永庆坊从公共基础设施薄弱、亟须更新改造的老街区,蝶变成集文化体验、餐饮酒店、游船市集等于一体的文商旅活力区。

  在永庆坊片区率先建设广州市首个区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馆,是荔湾区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一项有力举措。

  将实践馆打造为五大平台

  今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荔湾区人大常委会以“讲好人大故事,践行人民民主,坚定制度自信”为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履职行权,率先出台了广州市首个区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行动方案,打造了具有荔湾辨识度的人大工作品牌。

  例如,荔湾区推动永庆坊改造的代表建议获评2021年度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十大优秀案例,全国人大代表区燕明带领金花街辖内的区十七届人大代表推动旧楼加装扶手案例获评2023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职优秀案例。荔湾区人大常委会刚性监督实践《探索建立“重大司法等事项”报告工作机制》在全省评选中脱颖而出,成为广州唯一入选第五届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并位居榜首。荔湾区逢源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获评2023年度广州市十大优秀联络站,林欣、潘小平等代表的高质量建议分别获评2023年度广州市十大优秀建议办理案例,广州市人大代表唐敏、陈晶、徐升英、张重阳为民履职、为民发声,分别获评2022年度、2023年度广州市人大代表十大履职优秀案例。

  下一步,荔湾区人大常委会将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努力将实践馆建设成人大理论研究的学习平台、汇聚民意民智的表达平台、代表服务群众的履职平台、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平台、讲好民主故事的宣传平台,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荔湾实践,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