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资讯 > 市县人大

江门台山:台城街道打造“一站式”人大代表履职平台 畅通民主立法之路

时间:2024-05-23 来源:江门日报
分享到:

  “建议进一步明确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力的范围和程序,保障行使监督权力的条件和通道,让代表更及时、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可靠有益的建议。”近日,在江门台山市台城街道环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的代表法修改征求意见座谈会上,江门市人大代表周丽提出自己的见解。会上,在台城街道工作和居住的各级人大代表共提出4条建议。

  近年来,台城街道人大工委以环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依托,致力打造一个综合性、“一站式”履职平台,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如“开门”接待来访、“门前”组织活动以及“上门”走访等,有效收集社情民意,加强普法教育,推动法规的落地实施,极大丰富了人大代表的履职手段,提高了人大代表的工作效率和影响力。

江门联络站1.png

江门台山市人大常委会台城街道工委供图。

  红胶凳上的议事

  台城老街的民主新风景

  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人大代表与群众紧密相连的基层桥梁,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高效地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台城街道人大工委积极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人大代表联络站深度结合,打造让基层群众、人大代表与立法机关面对面交流的平台。这一创新举措确保了地方立法过程中的民意征求能够直接触及基层,实现一线真实反馈,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渠道。

  环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位于台城老城区中心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人大代表与社区居民沟通的重要枢纽,为民主立法提供了宝贵的平台。自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以来,环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以每月两次的频率定期组织接待群众活动,将立法信息采集作为接待的核心议题。进站的人大代表凭借履职经验,在接待过程中全面收集基层立法需求和建议,不断完善人大代表联络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新方法和新路径。

  《江门市门楼牌管理条例(草案)》立法调研活动顺利举办,联络站外的榕树下成为关于电动自行车安全行驶的立法征询议事会的举办地……此类活动举办时,附近居民自发聚集而来,他们坐在自己带来的红胶凳上,与相关部门进行面对面交流,直接参与立法讨论。树荫下,居民们在纳凉交谈的同时,为推动立法工作出谋划策。

   “群众在熟悉的环境中更愿意交流,人大代表联络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相结合,活动向榕树下延伸,让群众更愿意参与,人大代表和群众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合,提高我们收集社情民意的成效,我们也能提出更贴近群众需求的意见建议。”台山市人大代表李沃森说。

  “联络站+榕树下”的模式,让人大代表能够在最接近群众的地方,以最贴近群众的方式,更加充分、紧密地联系群众,从而确保民主立法之路畅通。这种接地气的方式,真正实现了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参与。

  立法普法双融合

  丰富活动拓展民主实践

  环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精心组织“人大代表与法同行,‘典’亮美好生活”民法典宣传活动、“人大代表与法同行之公益诉讼普法活动”等一系列普法活动,为群众和人大代表创造多种途径,使他们能够全方位参与立法、普法以及监督执法的全过程。这不仅深刻诠释了人民民主实践基地的作用和意义,更通过持续不断的普法宣传,提升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运用法律,进而积极参与守法、立法和监督法的实践,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参与立法的质量和效率,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原汁原味的信息

  积累真实的民主素材

  除了组织立法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开展法治宣传等多样化活动,台城街道人大工委还积极安排人大代表深入环南社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穿街走巷实地调研。

   “让人大代表在榕树下、走街串巷中与群众面对面,在聊家常中充分互动交流,有了这样的基层实践,人大代表才能准确把握民意,打通基层民意通道。台城街道人大工委将继续探索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创新路径,提出更好的立法建议,推动法治建设。”台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台山市人大代表邓艾衡说。

  人大代表们走进熙熙攘攘、充满活力的街道中、榕树下,与群众深入交流,从而收集最广泛、最真切的立法意见。通过获取原汁原味的一手信息,人大代表们积累了丰富真实的民主素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