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香洲区:“小阵地”释放“大能量” 人大代表联络站架起温暖“连心桥”
“有事找人大代表”“有意见到代表联络站”......近年来,珠海市香洲区人大常委会高质量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一体化建设,畅通民意民声“直通车”,架起了联系群众“连心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打造一体化代表联络站”的做法,被评为2022年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十大创新案例。
在湾仔回归广场,风雨长廊、文化艺术宣传栏、休闲凳椅等设施一应俱全。此前,因广场上树木较少,缺少遮阳躲雨、休憩的地方,居民便去到湾仔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向代表提出意见建议。代表了解情况后,立刻反馈给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现在,改造后的回归广场集娱乐休息、运动健身、观光休闲于一体,得到了周边居民的认可。
为进一步推动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香洲区人大创新推出了“相约周二”活动,将每周二固定作为人大代表进站接待群众日,每年每名代表进站联系群众不少于4次。为更好开展这项工作,湾仔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根据代表的专业领域和兴趣特长进行“编组分班”,成立了城市规划组、社区治理组、普法宣传组等小组,让“专业人干专业事”。联络站启用一年多来,共收集和反映群众意见建议413件,推动解决了61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开设人大代表直播间也是香洲区代表联络站畅通民意渠道的创新方式。2021年,前山街道人大工委开设《前山民声》人大代表直播间,每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热点和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举行代表直播活动,向群众宣传政策、解答疑问、收集社情民意、通报督办事件进展、展现代表风采。该做法也被评为2021年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香洲区人大还积极运用人大智慧信息平台和手机APP,以实现代表与群众沟通联系的“全天候、无死角”。2022年4月,香湾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上线了香湾人大智慧信息平台,该平台有大屏端和手机端,从民意的提交收集、转办落实,再到预约代表、办结评价,均可在个人设备上完成,而且全过程公开。
香洲区人大常委会把推动人大代表联络站点一体化建设,作为基层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香洲区人大已经在各镇街建成10个代表中心联络站、32个社区代表联络站、105个代表联络点,实现了人大代表联络网点全覆盖,让人大代表联络站这个“小阵地”有了“大能量”,成为畅通了民意民声的“直通车”、联系群众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