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区:探索“三员一链”工作机制 让民意畅通直达 让民主可感可触
原标题:罗湖区人大探索“三员一链”工作机制,高质量培育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试验田” 让民意畅通直达 让民主可感可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圳市罗湖区人大常委会以改革破题、以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为试点,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着力搭建“三员一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以基层单元“小切口”驱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大场景”,书写了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新篇章。
探索“三员一链”机制
群众参与民主管理有保障
走进罗湖区桂园街道老围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明亮温馨、简洁智能的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墙上的照片墙展示着驻站人大代表的个人风采,翻开代表履职台账,一项项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履职清单”映入眼帘: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协调解决群众纠纷、监督推进道路微循环……一件件办到百姓心坎上的实事,让群众与人大代表走得更近、联系更紧,也让百姓直观、切身地感受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滋味。
该联络站所在的老围社区,是罗湖区的金融中心。在面积仅0.3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拥有深圳第二高楼“京基100”、深圳大剧院等地标建筑,以及超过600家企业。老围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结合辖区优势特点,充分发挥联络站桥梁纽带作用,将监督推进城市更新、社会管理、环境整治、营商环境等治理难题作为履职重点,蹚出了一条符合基层实际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新路径,切实发挥了“湾区建设推进器、基层民主实践场、代表履职加油站、沟通群众联系窗”的作用。
“代表联络站之间发挥的作用为何不均衡?除了代表履职责任感和能力的个体差异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联络站了解和收集民意是否充分。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为基层代表和人民群众更广领域、更深程度参与人大工作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老围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创新开展的‘三员一链’工作机制,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视角和样板。”罗湖区人大常委会选联任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区人大以老围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为试点,积极探索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新载体和新方式,致力打造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罗湖实践”。
何谓“三员一链”?三员是指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义务联络员”“监督员”和“宣传员”。“义务联络员”的设立是基于老围社区居民、企业、商务等结构多元、成熟的优势,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按照辖区人员和产业特点,邀请社区、企业、商圈、学校、市容管理等代表担任义务联络员,组建分门别类的义务联络员团队,每个类别的义务联络员为3名左右,社区居民类别的义务联络员则多达13人,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值得一提的是,市容管理领域义务联络员是由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物业保安等行走的一线“天眼”担任。老围社区另有1800名社区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与义务联络员保持联系,提供信息,共同关注辖区公共事务。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信息汇总到了联络站,使代表能够及时了解各领域、阶层的群众意见,通过代表建议、代表联系函解决实际问题。“监督员”是由往届人大代表、社区老党员、热心市民组成,对联络站日常工作和代表履职等进行常态化监督,督促其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监督员韩女士是上届人大代表,她表示,担任监督员,让她和人大代表建立了另外一种联系,虽然不是代表了,但一样可以关注社情民意,很有成就感。义务联络员和监督员还兼任宣传员,在和群众联系的过程中,他们通过代表履职的案例,宣传人大工作机制,用生动的实践诠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链即构建贯穿代表联系群众、提交建议和代表联系函、问题督办、代表述职、群众监督等全过程的履职链条。值得一提的是,老围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同时也是罗湖团市人大代表之家所在地,该联络站充分发挥省、市、区人大代表在此议事、履职的优势,将“三员”开展的工作、收集的民声及时向各级代表反馈,使得基层民意能够迅速传达至上级人大和职能部门,助力代表履职更加顺畅高效。
发展共建成果共享
“民生清单”变身“幸福账单”
“现在无论多晚洗澡洗衣服,都不会遇上因为水压不稳停水的问题了,水质也比之前不知好了多少!”家住老围花园小区的居民陈先生激动地说。
“由于过去水管材料的标准低,生锈的水管容易导致水压不稳、水泵能耗过高,老围花园小区的高层居民家中常有爆管隐患”。义务联络员赖秀文介绍说,她向社区联络站反映这一居民诉求后,联络站立刻组织驻站代表、居民代表、区水务局、小区物业召开议事会,落实主体责任、形成整改方案。通过代表的大力推动和监督员的有效监督,改造工程顺利推进,目前小区供水设施全面优化,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类似的问题也纳入了区水务局的统筹整改范围。
“三员一链”工作机制形成了一条“人大+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老围社区借助这个工作机制推动解决了一大批关键事、棘手事,将“民生清单”变为“幸福账单”。
老围辖区企业多,不少企业员工面临“就餐难”问题。联络员王丹丹及时向社区反映了这一问题。在联络站的推动下,代表们积极对接各类资源,寻找方便快捷的餐饮设备和就餐地点,最后选定在某大厦设立了一组餐饮机,提供饭菜、水果、饮料等服务,并将其命名为“职工漂流食堂”。“为了方便职工就餐,社区还在午餐、晚餐时段开放‘暖蜂驿站’作为临时就餐点。饭菜每天有25个品种,且价格都不贵,深受附近员工的欢迎。”王丹丹说。
蔡屋围片区城市更新是罗湖发展的一张名片。蔡屋围南村片区旧改是蔡屋围统筹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的重点和难点,由于业主对拆迁政策了解不够,造成城市更新推进难。从联络员蔡东风口中得知情况后,联络站安排驻站代表开展接待活动,先后与150名业主面对面交流。代表们耐心倾听、认真记录,并走进路边店铺询问商家意见、宣传政策。在联络员、宣传员、人大代表和居民的多方推动下,目前蔡屋围南村片区旧改签约率已达98%,有效推进了片区城市更新项目。
路口交通设施提升工程,也是“三员一链”机制助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的一个缩影。由于红桂路与桂园路、桂园北路交叉的十字路口缺乏系统的交通规划,导致该路段交通秩序混乱,交通安全问题成为市民的一块心病。义务联络员快递小哥小王向联络站反馈后,联络站随即组织代表实地走访调研。在交通、交警等部门共同努力下,科学设置了红绿灯、斑马线、减速设施及交通指示牌,确保了该路段来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用心用情解决老旧小区内涝问题,跟踪督促职能部门进行环境整治、维修受损路灯,优化营商环境助力辖区高质量发展……“三员一链”工作机制,有力引导辖区居民广泛参与民主协商、决策共谋、发展共建、成果共享。一个个为民排忧解难的案例汇聚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注脚,助力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罗湖篇章。
广泛覆盖+多重监督
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罗湖实践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作为基层人大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三员一链”工作机制有何特点和优势?
一是畅通了社情民意——“人民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目的就是群众尽可能地参与到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三员一链”工作机制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吸收进代表履职中,让社情民意反映更及时、更方便、更快捷,极大提升了吸纳民意的效能,增强了群众对人大工作的参与度,确保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和过程性。
二是共决了发展大事——“人民管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是“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事关社区发展的事项,需要群众参与、协商、论证,发挥群智群力。老围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通过“三员一链”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参与议事,助力政府科学决策,让“小平台”发挥“大作用”,推动办成了一项项人民满意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放心工程,确保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性。
三是构建了全民监督——“人民答应”。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三员一链”打造了新时期联系服务群众、接受群众监督的新平台,强化了群众对代表的工作监督,督促政府依法行政、代表勤勉履职尽责,切实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夯实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心基础。
“随着深圳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社会结构、组织形态等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需求诉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城市基层治理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代表对工作方式进行变革。‘三员一链’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罗湖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表示,“从工作机制来说,现有的代表联系群众工作主要是在‘双联系’机制下开展,其特点是以代表为主导。‘三员一链’的实行,推动了居民、企业主动参与到社区事务管理中,形成了代表与群众双向呼应、共同参与的路径,也实现了人民群众对代表履职的常态监督,进一步提高了代表的履职意识和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