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资讯 > 市县人大

东莞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推动民生实事“开花结果”

时间:2022-12-28 来源:东莞日报
分享到:

原标题:票决民生实事项目的东莞实践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推动民生实事“开花结果”

  今年1月,经东莞市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票决,确定守护社会公共安全、筑牢弱势群体防线、改善都市人居环境、实施教育提质扩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推进交通拥堵治理、深化就业创业帮扶和住房保障、打造惠民服务响应型政府、共享多元公共文化生活、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10个项目,为今年东莞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临近一年收官时,这10个民生实事项目完成得如何?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了解到,截至目前,46项市十件民生实事任务已全部完成年度目标。

  今年,东莞市人大代表首次以票决的方式决定民生实事项目,标志着东莞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市、镇实现了全覆盖。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代表决定、政府跟办、人大监督”的工作机制,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民生实事项目各个环节,实现了民生实事项目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历史性转变,助力项目实施提质增速。

  票决“定题”  项目征集听民意应民生

  “经过一个暑期的整改,全镇所有中小学校实现平躺午休,并且每所学校的午休房,都安装了空调和风扇,切实保障学生的睡眠质量。”学生在学校过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令家长牵肠挂肚。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横沥人大响应群众呼声,经过票决,确定实施学生优质午休工程,列入横沥镇2022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全面实现全镇学生校内午休“躺平睡”目标。

  “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虽然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只是政府财政投入民生领域的一部分,但钱怎么花、花在哪里最紧要,人民群众说了算。

  东莞作为一座千万人口的城市,建设儿童公园这类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影响较大的基础设施,在全市范围内,有着较高的呼声。今年初,市级票决产生的10个民生项目中,就包括高标准推动城市儿童公园项目建设;完善育儿配套设施,新建“园中园”儿童公园16个,公共场所母婴室56个。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为民情怀,从教育、医疗、养老、城市建设等多方面着手,高质量助推民生改善,努力促进东莞发展更有温度,人民幸福更有质感,以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颇受家长关注。市人大代表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经市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票决,将“全面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列入东莞市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

  记者了解到,今年东莞市全面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已有113所义务教育学校、12个服务点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实现镇街“全覆盖”,为全市适龄学生提供更多更优质教育资源。

  交通出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直接相关,交通畅通、停车方便是百姓的迫切愿望。今年,东莞市把年内梳理60个拥堵节点,累计新增7.5万个停车位,双双列入了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完成交通拥堵节点治理79个,新增停车位9.5万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截至目前,46项市十件民生实事任务已全部完成年度目标。

  全程“监考”  做好票决制“后半篇文章”

  民生实事项目都是社会关注、群众急盼的重点项目,一经人代会票决确定,就具有了法律严肃性和权威性。民生实事不能一“决”了之,项目是否真正落地见效,必须发挥好人大的监督作用。

  市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以来,从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初定,到代表审议票决,再到项目实施的监督推进,东莞市各级人大代表自始至终参与其中。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走访调研、实地视察、审议报告等,给项目实施上紧“进度条”、按下“加速键”。

  儿童公园,是东莞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的重要场所。10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带队前往市儿童公园现场,督导民生实事实施情况。随后的座谈会上,该负责人还听取了2022年十件民生实事、东莞市儿童公园建设实施情况汇报,以及市人大代表意见建议。

  票决确定的民生实事,是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该负责人指出,老百姓对政府认不认可、满不满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这些事关他们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年初市人代会票决出的十件民生实事,体现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愿,是广大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急需解决的事项。

  根据部署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把十个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工作列入常委会年度监督计划,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全力做好票决制的“后半篇文章”。

  “目前,我市电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多。项目设计施工过程中,要做到零高差过街,石墩、铁柱要保持合理间距,消除安全隐患。”11月23日,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品质交通千日攻坚三年行动,实地查看南城街道石鼓社区停车管理、莞太路品质提升改造、市轨道交通1号线新源路站等项目建设情况,专题询问19个问题整改落实、攻坚推进综合交通品质提升方面的成效。

  此前,市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工委对这项民生实事进行了调研,跟踪监督交通拥堵治理情况。代表们通过看现场、问状况、查实情,详细了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着力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形成了“全程参与、跟踪问效、高质解决”的监督模式。

  完善机制 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

  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方式,是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做实基层人大工作的有效抓手。今年虽是东莞首次在市级实施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但说起这项工作,人大代表和群众不会陌生。

  早在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就制定《关于在镇人大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工作指引(试行)》,推动票决制在东莞落地生根。截至2020年9月底,全市28个镇全部实施票决制。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为了深入全面了解群众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建议,各镇街人大积极创新,务求实效,代表们纷纷走进代表联络站、来到群众身边,开门纳谏,做足“功课”。

  “优化空间设计,让家长参与到服务管理中来。”“执行不同的午休‘躺平睡’策略,执行更加灵活的午休制度。”横沥镇人大代表聚焦学生午休服务加速提质,持续跟踪监督,助力全面提升“舒适睡”服务精细化管理,共同为学生创造更加舒适的午休环境,让学生身心健康地学习与成长。

  “推进一揽子断头路贯通工程”,是黄江镇人大代表今年票决产生的六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事关群众便捷出行和城市品质提升。黄江人大将“进展履职+视察监督”相结合,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及时了解工程建设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言献策并提出解决办法,既“把脉”又“开方”,以监督推动项目实施。

  通过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实践,把过去为民办实事的项目由“自己定、自己办”转变为“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实现决策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成为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议者、决策者、监督者和最终的受益者,实现“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的转变。

  在实践过程中,长安人大充分综合运用专项审议、专题询问、集中视察、日常监督、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全覆盖进行监督,安排候选项目牵头单位负责人与各代表团面对面介绍项目情况,结合“人大代表约见镇长活动”对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推动项目完成率和满意度逐年提升。

  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优势,形成民生实事项目监督“事前介入-事中监督-事后验收”的完整“闭环”,把每个民生实事项目都办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和创新工程。同时,发动人大代表征集明年的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推动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走深走实。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