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化州人大:小切口 大变化 票决“退桉种果”让山区小镇绽新颜
2020年,化州市在茂名地区率先实现市镇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全覆盖,有效地推动了政府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其中,新安镇人大代表票决“退桉种果”民生实事取得的成效特别耀眼,他们通过清退桉树的小切口,破解生态种果用地问题,使得水果种植面积大增,群众收入增加。目前,新安镇被评为国家农村综合改革(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被建成化州市百果飘香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新塘村被打造成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全镇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民有所呼,人大有应
新安镇是化州市的一个山区小镇,人口6.8万人,因盛产番石榴、黄皮果、红杨桃、木菠萝等名优水果,被誉称为“水果之乡”,自2017年起连续五年在新安镇举办化州市水果节,让这个山区小镇名声大噪。但二十年前大量种植的桉树,给当地带来了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化等生态危害,这成为制约新安水果产业发展的绊脚石。随着整个社会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新安镇群众对人工桉树林退出的呼声日渐强烈。新安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无论是下乡走访、视察调研,还是在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都陆续收到群众对清退桉树、种植果树的意见和建议。
民有所呼,人大有应。2021年3月17日至18日,在化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新安镇代表团经过充分酝酿后,提出了“关于改善生态环境,推行退桉种果的建议”,在大会上得到了广大代表的积极响应与充分肯定。作为水果之乡的新安镇迅速行动起来,该镇的人大代表积极建议将“退桉种果”列入本镇重点民生事项。正如茂名市、化州市、新安镇人大代表李似兰所说:“种植桉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前段时间,不少群众反映家中水井经常缺水。另外,种植在桉树旁边的果树都长不好。退桉种果是顺应民情民意、解决民生问题的实事,作为人大代表,我们要有所作为,为民发声。”
人大票决,依法施政
新安镇党委、镇人大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镇人大代表意见和建议,并请专家科学论证分析了该镇开展“退桉种果”的必要性、科学性、可行性后,把“退桉种果”列为人大代表票决候选项目之一。2021年3月31日,新安镇十六届人大九次会议顺利召开,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票决通过了“退桉种果”等民生实事项目。通过人大代表票决,新安镇依法、有效地把“退桉种果”这个民生需求上升为新安镇全体人民的集体意志。
有人大代表依法表决和支持,新安镇把“退桉种果”纳入镇“十四五”总体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镇范围内将清理桉树5.3万亩,增加种植水果3.5万亩,全镇各类水果种植面积将超过10万亩。随后,新安镇全镇上下一心,政府依法施政,科学划定桉树禁种区、限种区、适种区,有序清理村庄旁边、耕地、生态林、水库、山塘、河流周边等桉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全镇退桉超过5000亩,全镇水果种植面积已超7万亩。正如时任新安镇党委负责人所说,人大代表票决“退桉种果” 民生实事,将此事依法上升为全体新安人民的集体意志,政府开展工作时阻力特别小,取得成绩超出预期。
群众得实惠,镇村大变化
新安镇大力推动“退桉种果”,使得该镇2021年水果种植面积突破7万亩、年产量超过15万吨、年产值跃上13亿元台阶,水果产业获得一个好收成、总产再创历史新高。果品全部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优质果率达到80%以上,产品商品化处理率达60%,新安水果品牌越擦越亮,群众收入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以下三大人群:一是拥有果林的企业、果农等。如,返乡创业新农人刘运东,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的模式,带动村民“退桉种果”面积超过500亩,还帮助周边果农销售水果87万元,当地果农年人均增收3000元。二是当地中年劳动力。种果面积增加,增加周边群众就业机会,他们一边照顾家庭,一边到周边种果企业、基地等帮忙剪枝、蔬果、采摘、打包,每天收入都在百元以上,让在家门口就业的群众倍感幸福。三是与水果关联的销售、电商、直播、物流等行业群体。水果产量增加,让他们的业务倍增,收入倍增。
推进“退桉种果”还让新安镇这个山区小镇的镇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在“退桉种果”项目的推动下,让新安镇各家各户屋前屋后、公路沿线、山岭等桉树被清退,改种为各种果树,处处果味飘香。正是有了新安镇“退桉种果”基础,让化州市2个亿元项目落地新安。
化州市百果飘香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2021年化州市政府选址在新安镇圩至石湾高速出入口,打造一条集水果产业观光、乡村民俗旅游、乡村振兴成果展示于一体的“百果飘香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目前,该示范带已完成道路黑底化,农房风貌提升、橘红驿站、水果清吧、水果街提升、榕树圩美化改造等工作,沿线风貌、圩镇容貌大幅提升,让新安这个镇蝶变绽新颜,城镇品位大幅跃升,大量游客前往打卡游玩,成为化州市一大网红打卡点。
全市乡村振兴示范点。2021年该镇新塘村被化州市定为全市乡村振兴示范点,该村率先实行推进“退桉种果”生态发展路径,在辖区范围有序清理速生桉树,目前全村已清退桉树2000多亩,完成土地流转1000亩,分别建成了上大田角青柚基地80亩、广东农垦帮扶产业示范基地80亩、山鸡塘村柠檬种植基地480亩、新塘村青柚基地50亩。各自然村集体和村民个人退桉后,种植了红宝石青柚、菠萝、红光橙、番石榴、沃柑、黄皮果等水果300多亩。该村开展农业生产托管面积1000亩,带动160户农户参与托管服务,实现人均每年增收1500元。目前,新塘旧貌换新颜,已成为化州市乡村振兴“新塘样板”,退桉种果、乡村风貌提升、数字农业、乡村民宿、道路扩改、“碳中和”新乡村等建设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该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项目,打造太平塘村高端精品民宿综合体,完成示范带4公里主干道黑底化、亮化、绿化、美化提升,规范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智慧碳中和新乡村研究所、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学实践基地皆落地新塘。同时,该村积极发动乡贤返乡创业,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水果深加工厂、村级物流智运快线、数字链农联合体、文旅民宿、美食农庄,筹建返乡青年创业孵化服务平台,极力探索出一条可推广可复制的“三产”融合发展乡村产业振兴路径。
从新安镇“退桉种果”中可以看出,经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有效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群众认可度和关注度更高,参与意愿更强烈,有利于项目的推进和实施,有利于 “民心所望”变成“施政所向”,有利于 “为民作主”转变为“由民作主”,是一项惠民生、利发展的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