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施工图”已绘就 东莞人大这些工作值得期待!
3月15日召开的东莞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主任会议,审议通过《东莞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东莞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监督工作计划》《东莞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计划》《东莞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代表工作计划》等文件,标志着东莞人大新一年的“施工图”已经绘就。
今年是东莞迈上“双万”新起点的第一年,也是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履新开篇第一年。东莞人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哪些新动作?哪些工作值得大家关注和期待?
关键词1:数字经济
发挥人大优势监督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是今年东莞的“热词”。
在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期间,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各方关注热议的话题。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市政府迅速发布以“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2年市政府“一号文”。
新的一年,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将如何助力全市发展数字经济?在今年东莞人大的“施工图”中能找到答案。
根据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推动产业转型新发展的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通过议案办理的“小切口”,做好数字经济发展的“大文章”。
另外,市人大常委会还将积极配合上级人大开展关于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工作情况的调研,通过发挥人大职能和优势,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关键词2:公共卫生
跟进监督助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新一轮疫情来势汹汹,让东莞正面临着2020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最棘手的疫情防控局面,也让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新的一年,在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东莞人大又有哪些新的动作?
自疫情发生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监督优势,助力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其中,去年10月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二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审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专项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围绕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向市政府分管负责人和市直部门负责人轮番提问,并交办了12项整改问题清单。
按照今年的“施工图”,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存在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持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专题询问后的跟进监督工作。
另外,市人大常委会还会积极配合上级人大检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情况,推动健康东莞建设。
关键词3:国资管理监督
制定国有资产监督工作五年规划
近年来,党中央多次对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作出部署,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不断建立健全。东莞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工作部署,在市委的支持下,自我加压,积极探索国资管理监督工作,成功实现政府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向镇街一级的拓展延伸和全覆盖,并首次听取审议了东莞市2020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报告。
为稳步有序地推进东莞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和审议监督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将主动作为,认真制定国有资产监督工作五年规划(2022—2026)。据悉,这是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制定“五年规划”加强国有资产监督。
除此以外,市人大常委会今年还会继续做好“常规动作”。按照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将在下半年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东莞市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
关键词4:票决制
扎实开展市级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
1月13日下午,东莞市人大代表首次以票决的方式决定民生实事项目,这是东莞首次在市级实施票决制。
经过票决,守护社会公共安全、筑牢弱势群体防线、改善都市人居环境、实施教育提质扩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推进交通拥堵治理、深化就业创业帮扶和住房保障、打造惠民服务响应型政府、共享多元公共文化生活、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这十个项目成功入选今年东莞市民生实事项目。
在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中对这项工作也有所着墨,明确要做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并提到要扎实开展市级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
据了解,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将全力做好票决制的“后半篇文章”,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确保人大代表全程参与民生实事项目各环节,形成民生实事项目监督“事前介入—事中监督—事后验收”的完整“闭环”。
关键词5:代表联络站
探索开展代表联络站评星定级
东莞是我省较早开展代表联络站建设的地区之一。早在2014年,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就先行探索,在全市设立了77个代表联络站。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东莞目前已设立了370多个代表联络站,形成了以乡镇(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为主,以村(居)人大代表联络站为辅的代表联系群众阵地建设网格化体系。
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设立,不仅让群众反映问题有了场地,同时也进一步畅通了人大代表履职的渠道,让人大代表能面对面地与群众沟通交流,更好地为群众解忧纾困。
在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和2022年代表工作计划中,对全市今年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作出了部署。根据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加强代表联络站建设,突出规范化建设和特色化打造,规范站点管理,完善制度机制,探索开展代表联络站评星定级,引导各镇街在创示范、建样板、树形象上下功夫。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还将探索推进网上代表联络站建设,打造线下与线上有机结合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努力把代表联络站打造成为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反映社情民意的“直通车”、锤炼代表履职本领的“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