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人大 | 林军:丰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汕尾实践
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林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了全面深入阐述,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不仅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而且提升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我们要全面落实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首要政治任务,用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支持和保障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持续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地方治理效能,保障汕尾高质量发展。
一、以更高站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和最大优势,是最高政治原则,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坚定站稳政治立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握政治方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坚定强化理论武装。聚焦“五个牢牢把握”,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深化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第四卷)、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三是坚定贯彻党章党规。组织学习新修订的党章,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增强党章意识,坚持以学习贯彻党章统领推进依规治党。根据党章和党的二十大新要求,修订完善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规则,确保党的领导贯穿人大依法履职的全过程、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
二、以更实担当开创汕尾人大工作新局面
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付诸行动、勇于实践,着力打造六张汕尾人大工作品牌,推动全市人大工作守正创新,为加快创建海陆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汕尾实践创造良好法治环境。一是着力打造高质量地方立法工作品牌。围绕党的二十大擘画的未来五年战略目标和重大举措,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科学合理安排立法项目,立足改革创新实践需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以“小快灵”“小切口”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凸显汕尾地方特色,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二是着力打造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品牌。坚持市县镇三级人大全面推行票决制工作,在数字赋能上提升票决制的影响力,让各级人大代表、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掌上平台”更广泛参与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票决、督办等各环节工作,实现全过程参与,推动民生实事项目更好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三是着力打造“五星级”基层代表联络站工作品牌。强化“连心桥”建设,发挥“五星级”基层代表联络站的示范带动作用,巩固提升“三化”建设水平,在“实”字下功夫,在“干”字出成效,切实把基层代表联络站打造成践行基层民主的重要阵地。提升“五星级”基层代表联络站比例,在2023年底全市55个镇(街)中心联络站全部达到“五星级”标准,村(社区、片区)代表联络站达到一定比例。四是着力打造市人大代表驻重点民生项目联络站工作品牌。推动重点民生项目代表联络站工作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探索进站强化“三问三促”(问计划促进度、问困难促落实、问结果促成效)、践行“店小二”式服务理念的方式方法,助推重点民生项目加快落地见效,在取得成功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建站范围,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推动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五是着力打造地方性法规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工作品牌。通过每年安排2-3部地方性法规执法检查,邀请各级人大代表参加执法检查工作,实现代表从参与立法到监督法规实施、普法的全过程参与,推动法规制度贯彻执行,确保每一条规定都落地落实,使地方性法规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地方立法“后半篇”文章做得更实,助力建设高水平法治汕尾。六是着力打造抓县促镇、巩固基础、强化履职工作品牌。坚持基层导向、上下联动,通过市县镇人大联合监督检查等方式,聚焦镇(街)体制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检查,推动基层执法更到位、基层建设更牢固、基层治理更高效,为奋力谱写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的“汕尾篇章”发挥人大积极作用。
三、以更高标准推动人大自身建设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建设,引领“四个机关”建设不断走深走实,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一是始终坚持一线站位,打造政治坚定的人大工作队伍。聚焦政治机关定位体现的政治属性,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要求”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旗帜鲜明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始终勇担一线使命,打造服务人民的人大工作队伍。聚焦代表机关定位体现的人民属性,切实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的要求,从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提升代表议案建议“两个高质量”、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着力,提升人大代表工作能力水平。三是始终展现一线作为,打造尊崇法治的人大工作队伍。聚焦工作机关定位体现的法治属性,从保证宪法全面贯彻实施、推进高质量立法、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等方面着力,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依法履行各项职责,为汕尾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法治保障。四是始终扛起一线责任,打造发扬民主的人大工作队伍。聚焦权力机关定位体现的民主属性,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上着力,切实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贯彻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五是始终彰显一线形象,打造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聚焦市委工作中心和人大依法履职任务要求,坚持在解放思想上“破冰”、在工作实践上先行,摒弃二线思维,展现一线作为,切实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大力推动人大工作制度机制和平台创新发展,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大工作队伍,努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模范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