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热点专题 > 县乡人大工作年 > 工作动态

“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 推动基层人大“筋骨”动起来

时间:2018-06-22 来源:广东人大网
分享到:

  广东人大网讯(记者林洪演)“以前,我们乡镇人大工作没有方向感,想干却不敢干;乡镇人大代表没有积极性,能干却不想干。”东莞市大朗镇人大主席陈慧娟的一句话道出了无数基层人大工作者的辛酸。如今,这种辛酸正在快速地消弭。从今年起,省人大常委会将连续三年开展“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工作,再加上被喻为“金十条”的《关于大力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搅动了多年沉寂的县乡人大工作,使基层人大工作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掀起了波澜壮阔般的履职热潮。

大朗镇人大代表陈艳平在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和护士交流,认真听取他们的诉求。

  开展“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

  促基层人大“筋骨”动起来

  为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推动落实“县乡人大工作十条”,今年4月,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开展“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确定从2018年起连续三年开展“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工作,三年侧重点各有不同,2018年重在加强工作规范,2019年重在深化推进,2020年重在总结提高。

  说起“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就不得不提被喻为“金十条”的“县乡人大工作十条”。2017年,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加强我省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十条措施,推动和保障了全省县乡人大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工作经费和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落实,搭建起了县乡人大的“四梁八柱”。

  随着县乡人大“筋骨”逐渐强健,如何让“筋骨”真正活动起来,成了摆在人大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据了解,当前我省县乡人大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需妥善解决的问题:有的基层人大会议质量不高,存在“走过场”现象;有的行使法定职权不充分不到位,工作规范化水平不高;有的代表作用发挥不够,联系群众的效果不够好等。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指出,去年县乡人大建设的成果必须巩固,不然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县乡人大工作正处于适应期、攻坚期、关键期,正处于爬坡越坎阶段,当前这一关键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县乡人大工作质量、实现规范化、切实发挥县乡人大作用,确保中央、省委有关文件和“县乡人大工作十条”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开展“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工作,就是要推动县乡人大在组织建设基本完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县乡人大工作规范化水平,切实发挥职能作用,真正做到有为、有位、有权威,推动全省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整体迈上新台阶。

  “量化”规范基层人大工作

  推动县乡人大更好发挥作用

  针对目前我省县乡人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薄弱环节,《指导意见》对县级人大与乡镇人大进行分类指导,对县级人大而言,《指导意见》在围绕县级党委中心任务、规范会议组织、规范重大事项讨论决定、规范监督工作、规范代表作用发挥、规范人事选举任免工作等六个方面做出详细规定,其中包含不少硬性与细化要求。

  比如,要求县级人大常委会党组每年向县级党委报告1至2次人大工作;县级人大会议每年至少举行1次,没有选举事项时,会议不少于两天,会议文件至少提前1天送与会人员,县级人大常委会会议每两个月至少举行1次;每个县(市、区)选择1至2个代表联络站(室)作为联系点。

  对乡镇人大而言,《指导意见》则在围绕乡镇党委中心任务、规范会议组织、规范重大事项讨论决定、规范主席团闭会期间工作等四个方面提出要求。其中在会议规范方面,规定乡镇人大会议一般每年举行两次,年初会议一般在1-2月举行,侧重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全年性工作安排;年中会议一般在7至8月举行,侧重检查人大决议的执行情况、开展专项工作监督等;乡镇人大主席团会议每三个月至少举行一次。

  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余立钢表示,与上一轮县乡人大工作重在大力推进基本建设、夯实组织基础不同的是,此轮工作以提升规范化水平为目标,重在建章立制,通过丰富基层人大履职载体与形式,进一步巩固“县乡人大工作十条”的政策效果,推动县乡人大更好发挥作用。

  基层人大制度化规范化

  让人大代表履职更有作为

  在省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推动下,我省部分基层人大已经开始了先行一步的探索,特别在发挥代表作用方面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我感觉现在当基层人大代表更有归属感和成就感。”东莞市大朗镇人大代表陈艳平谈及履职一年多来感受时稍显动容。此言不假。陈艳平履职时间不长,但已经为人民群众办了不少实事。其中一件特别令人称道的是推动巷头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搬迁。

  据介绍,大朗镇巷头社区卫生服务站是覆盖巷头社区参保人的社保定点医疗机构。自巷头花园建成以来,巷头社区居民陆续迁进小区居住,原来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距巷头花园较远,群众就医不便。“去服务站距离超过三公里,步行时间超过30分钟,对老人家尤其不方便。”陈艳平说道。

  为此,陈艳平积极向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并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搬迁。目前,面积更大的服务站新址已经确定并正进行内部装修,镇人大的监督也有力保障了服务站建设的质量和进度。据悉,该站装修已接近尾声,将于8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届时,社区居民的就医路程将大为缩短,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水平将进一步提升,群众反映的问题将得到妥善解决。

  对于陈艳平来说,成就感来源于“为人民群众办了实事,解决了难题”。归属感又从何而来呢?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最基层一级的镇人大和镇人大代表,如果没有制度的支持和保障,镇级人大难以真正发挥作用,更遑论工作规范化和建设上水平。

  因此,根据《关于开展“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大朗人大制定了16项工作制度,其中就有镇人大代表走访联系选民和人大代表工作室工作开展的有关制度,包括了代表每月走访不少于2家群众、每年联系原选区选民不少于2次、代表工作室每月定期开放2次、每次开放时间不少于2小时和实行代表轮流接见群众等硬性规定。

  目前,大朗镇28个社区(村)总共配置了30个人大代表工作室。据了解,巷头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问题就是陈艳平在人大代表工作室接访群众时获悉的。“有了人大代表工作室和相关的代表工作制度,代表和群众的双向沟通有了‘落脚点’,群众也越来越感受到人大代表的存在,也更习惯有困难找代表。”陈艳平说。

  正是开展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工作,促进了基层人大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正是有了制度的支持和保障,让基层人大代表履职更有“方向感”和“成就感”,工作更有作为,在人民群众心中更有威信。

  开展县乡人大示范点验收工作

  东莞大朗镇成全省首个示范点

  为运用好先进典型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省人大常委会去年7月确立了6个县级人大和9个乡镇人大作为县乡人大工作示范点创建单位。在创建工作将满一年之际,省人大常委会从本周起组织开展对15个县乡人大工作示范点建设验收工作。省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主任李茂停表示,将重点检查一年来各创建单位落实“县乡人大工作十条”、提高县乡人大工作规范化水平、积极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推动县乡人大工作探索创新等情况。未达标的单位,将延长半年验收时间,对于达标后的单位省人大常委会也会继续加强监督指导。

  6月21日,作为示范点创建单位之一的大朗镇人大的示范点建设经验收后通过,成为全省第一个乡镇人大工作示范点,同时也为全省1144个乡镇人大如何加强人大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首先是建章立制。大朗镇人大专门制定涵盖人代会工作、人大主席团工作、监督工作、代表工作、代表工作室等方面的16项制度,建立了主席例会、办公会以及主席团会议体系,进一步规范完善人大会议制度。

  在做实做活监督工作方面,大朗人大也不乏亮点。大朗镇人大主席陈慧娟表示,从今年起,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通过年初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讨论、票决政府重大事项,创新开展“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度、年末问结果”的“一年三问”。据悉,今年大朗人大选取了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实施企业倍增计划、新大朗中学建设这3项重点事项,综合运用听取汇报、实地检查等方式,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介入”,提升监督实效。

  还值得一提的是,从今年起,大朗人大进一步规范重大事项决定权,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等重大事项、重要决策及时纳入人代会议程,提交代表深入审议并实行无记名票决。据悉,近期,大朗镇召开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这一创新举措首次付诸实践,全票通过了镇政府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

  此外,该镇特别注重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大力推进“互联网+人大”工作,在东莞全市率先开发代表履职登记系统,在活动形式上率先探索开展“人大代表活动月”,创新成立人大代表志愿服务队,不断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引导人大代表主动作为。目前,大朗已实现代表工作室所有社区全覆盖,并依托工作室逐步推开代表履职、学习、述职活动。据悉,今年1至5月各工作室收集群众反映的社区管理、道路拥堵、环境整治等问题220个,圆满解决219个。

  对于这些创新做法,大朗镇人大主席陈慧娟颇为感慨,“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不仅让我们乡镇人大解决了‘会不会’问题,还解决了‘敢不敢’问题,使得我们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更能放开手脚去做‘自选动作’,让人大工作者想干也敢干,让人大代表能干也想干。”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