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香洲区:为16棵百年古树撑起“保护伞”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古树名木是一城一地自然与历史的“活化石”,保护古树名木就是守护历史、守护文化、保护生态。近日,珠海市香洲区人大前山街道工委开展“保护古树名木,留住乡愁记忆”主题活动,组织18名市、区人大代表前往有700余年历史的翠微村,调研前山街道对辖区古树保护的情况。
前山街道辖区目前有16棵百年以上树龄古树,已经挂牌纳入古树保护名录数字管理的有4棵,其中3棵位于翠微村。
人大代表调研翠微村内的百年古树保护工作。记者 赵梓 摄
当天,人大代表们来到翠微村,在百年古榕树下,倾听翠微社区党委负责人讲述这3棵古树和翠微村的历史。“四季轮回间,雨露滋养下,古榕树伸展的树冠彼此相连,为村民遮风避雨已有120余年。在村头的古榕树下闲聊、听故事,是老一辈翠微村人难以割舍的集体回忆。”该负责人动情地说。
时过境迁,如今翠微村迎来旧村改造工程项目的落地,古树的管养责任便由旧村改造建设单位负责。当天,该建设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也向人大代表们汇报了古树日常管养保护工作。
据介绍,作为旧村改造保护责任主体,该建设单位根据专业机构的科学方案,在保护古树名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场地清理,树体清理,树体消杀,枯枝清理,清创、消杀陈旧性树洞和围蔽保护等,并将古树的相关生长数据录入广东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实行挂牌数字化管理。
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还回答了人大代表提出的古树周边环境如何设计规划的问题:待旧村改造后,3棵古榕树周边将建成小区休闲公园,有绿化、人行小道和休闲设施,让居民仍然可以在古树的蔽护下享受幸福生活。
调研过程中,人大代表们与村民和工作人员交流,提出了一些保护古树的建议,呼吁大家一同爱绿护绿,为古树名木撑起 “保护伞”,共同守护珠海的“绿色活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