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顺德:群众“点单”代表“跑腿” 用心用力推动办好民生“微实事”
顺德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人大代表一道走访村居,助力“四小园”建设和城乡品质提升工作,办好民生“微实事”。顺德人大供图
老旧小区楼盘加装电梯,是城市微改造的难题,住户意见不一、经费是“拦路虎”,然而,在佛山市顺德区人大代表民生“微实事”机制的支点撬动下,三位扎根基层的人大代表接力督办,推动该镇旧小区内加装了首部电梯。
今年以来,佛山市顺德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区、镇(街道)人大联动,首创代表推进办理民生“微实事”工作机制。该机制以群众民生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群众关注度高、亟待解决的身边小事、急事、难事,让人大代表参与其中,更好履职尽责,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已推动办理民生“微实事”约500件。
创新机制
让为民服务“沉下去”
做好人大代表工作,必须创新代表履职方式,激发代表履职动力,更好发挥代表作用。顺德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民生微实事”活动,把群众的幸福感体现在每一件“小事”里。
根据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工作方案,民生“微实事”是指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群众热切希望解决的惠民事项。如政务服务改进类(停车处罚问题、垃圾乱堆放等)、人居环境硬件设施改善类(道路破损修护、市政设施残旧修补)等方面,并明确了各镇街联络站(点)每年的民生“微实事”工作目标任务,以及“微实事”项目负责的代表,要求代表可采取视察、调研、检查、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专题询问等多种方式全程跟踪监督项目落实情况。
人大代表在代表中心联络站接待群众活动中,收到南涌社区群众关于陈村新城区广佛颐景园周边道路路灯安装问题的建议。据反映,该路段靠近楼盘施工区域,车流量较大,水泥搅拌车、泥头车等重型车辆较多,尚未安装路灯,行人夜间出行存在安全隐患。
接待活动结束后,顺德区人大代表、陈村镇人大主席陈锦钊当即到广佛颐景园周边道路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后将相关问题交办到陈村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同时纳入了该镇人大代表民生“微实事”的项目库,监督和推动路灯安装工作的落实落地。
陈村镇综合行政执法办高度重视,与路灯管护单位现场勘察后,拟定了一份详实的施工计划:于5月上旬开始动工,5月25日启动灯杆安装,部分路段已进入调试阶段。经过人大代表、职能部门等多方共同的努力,广佛颐景园周边道路夜间出行的安全隐患问题得到了解决,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便利,优化了居住环境。
“目前顺德全区已建立174个联络站(点),开展‘微实事’为民服务活动,切实发挥全区人大代表的作用,主动参与推动民生实事解决,办好群众身边事,让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更加信任支持。”顺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冼阳福认为,代表推动办理民生“微实事”工作,能让更多人大代表沉下去、动起来,通过机制创新,引导代表更加密切联系群众,更加积极为民服务。
创新督办
村居脏乱闲置地变身“四小园”
今年以来,顺德区伦教街道人大工委创新督办方式,要求代表走出联络站,走进社区,向群众公开手机号码,拓宽与群众沟通联系的途径;接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后,要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实地视察,了解掌握情况,并将查实的情况迅速向相关部门反映;在问题解决后,代表还要到现场进行验收,通过“有效沟通+实地视察+事后验收”的方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确保民生“微实事”的有效解决。
“郭代表,您好,向您反映一个情况,伦常路口的路边,有棵绿化树的树根长出地面,导致人行道路面凹凸不平,经过的群众一不小心就会被绊倒摔伤,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好的,我马上去现场察看,请您电话保持畅通,方便随时沟通联系。”顺德区人大代表、伦教小学校长郭丽华和一名热心群众在电话上沟通。
郭丽华放下电话,赶赴现场察看情况。只见该棵绿化树根系发达,树根钻出地面,将人行道上的瓷砖挤得七零八落。郭丽华于是掏出手机,将这一场景拍照下来,马上向相关部门进行反映。在相关职能部门办结回复郭丽华后,她又到现场进行验收。这次,她看到了该棵绿化树的四周已用金属框架包围,四周的路面也修复齐整,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而且达到美化市容的效果。
顺德区人大代表郭啟东、黄木源均是三洲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成员。他们在接待群众活动中了解到,三洲社区德政路有一块空地长久无人管理,杂草丛生,滋生蚊虫;附近有部分住户卫生意识较差,在空地上乱丢垃圾,堆积后臭气熏天,严重污染了周边住户生活环境。
黄木源、郭啟东到现场查看情况,走访周边住户。在两位代表的协调推动下,三洲社区居委会决定将该地块改造成小公园。通过整改,该地块周围种植一圈绿化树木,提升了周边住户的生活质量,提供了茶余饭后的好去处,周边住户亦对清理效果十分满意。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要充当好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发挥好人大代表的建言及监督作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应。”顺德区人大代表梁荣桃说道。在推动民生“微实事”活动中,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向村委会建议将村空置多年的固化区杂地改造成小菜园,消除垃圾堆放、蚊虫滋生的卫生隐患,达到美化居住环境的目的。目前,该固化区杂地硬件改造施工已完成,村民统一进行抽签认领耕种。
截至6月15日,顺德全区已新建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四小园”1366个。人大代表用实际行动推动“四小园”变身“网红”打卡点,让生态绿色产业转化为美丽经济核心竞争力,成为群众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
精准服务
旧小区“微”改造顺利推进
办好民生“微实事”,撬动群众大幸福。文华花园是顺德区龙江镇90年代建造的楼栋之一,共有40栋、1467户居民,其中超过一半的楼宇都是没有电梯的,平时居民上下楼都需要走楼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原有楼栋加装电梯的呼声愈来愈高。
佛山市人大代表龙加燊发挥扎根社区的优势,当好社区居民的宣传员和协调员,他组织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培训讲座、摊位宣传等方式,让小区居民深入了解电梯安全及加装政策,加强低层住户对楼上住户特别是老年人用户需求的理解。
龙江镇人大代表黄海霞擅长人民调解工作,她适时介入调处住户间的矛盾,做好施工期间的安全监督,跟踪电梯公司加装工程的工期进度。经过多方努力,6月中旬,龙江镇首部旧小区加装电梯在文华花园B1栋内成功落地。
社区居民点赞,也有其他小区居民代表前来取经。担任文华社区居民小组长的顺德区人大代表梁耀雄加强与社区内各小区物管之间的交流,传递加装电梯的经验。目前在整个文华社区,已累计有3栋楼宇成功加装电梯,还有9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人大代表是个光荣的称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龙加燊介绍,为抓住老旧小区改造东风,社区居委会还充分利用镇人大下设的“人大议事厅”机制,在小区内举办“人大议事会”搭建起沟通桥梁,让驻点的各级人大代表、职能部门到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一起研究解决办法。
城市旧小区停车难也是个痛点,顺德区人大代表劳洁玲在日常走访过程中收到了辖区居民反映河滨停车场因启用已久,年久失修,硬件设施早已老旧,且路面破损,容易导致风大扬尘、雨天积水。周边居民群众纷纷表达了升级改造河滨停车场的强烈愿望。
劳洁玲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她借助结对共建的契机,积极推动乐从社区党委与佛山市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佛山路桥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进行调研沟通,共同研究对乐从社区河滨停车场进行硬件和智能化提升改造。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河滨停车场硬底化地面改造、完善排水系统、增设照明、增加ETC智能管理系统等工程最终于4月底如期完工,升级改造后的河滨停车场实现了水泥地面铺设,为居民提供了优化的车辆停放环境,提升了周边居民的居住品质,获得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