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热点专题 > 代表主题活动专题 > 各地开展情况 > 惠州

合理安排办学用地保障“学有所教”

时间:2018-08-23 来源:惠州人大网
分享到:

  人大代表调研市区中心区民办教育规划用地情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8月22日,参加主题为“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市人大“代表统一活动日”活动的惠城区第三小组的人大代表在市金山小学调研时建议,要合理安排市区中心区民办教育规划用地,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建设,保障“学有所教”。

  现状

  市区中心区超一半民办学校使用非教育用地

  据统计,至2020年,市区中心区共需新建19所小学才能满足入学需求(现缺口7所,预计未来两年新增缺口12所)。近年来,我市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民办教育方针,积极利用民间资金发展民办教育。目前,市区中心区已初步形成公办和民办教育齐头并进的办学格局,为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均衡区打下了良好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市区中心区现有民办学校30所(不含已停办的惠州市爱丁堡双语小学及2018年5月市教育局移交惠城区的4所学校),民办学校在校生4万余人,占市区中心区总在校人数的近24.7%,民办教育已成为市区中心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而从目前看,市区中心区民办学校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用地性质和形式较为复杂多样,多数为租赁非教育用地办学。其中,使用教育用地办学的14所,使用非教育用地办学的15所,教育与非教育用地混合使用的1所。

  目前,市区中心区部分民办学校因教育用地问题未解决,导致其生存和发展面临极大难题,如龙湖学校、金山小学等因租约到期面临停办风险,惠州市小金茂峰学校、惠州市惠城区金源学校等因快速发展,需征地扩建或异地搬迁。此外,民办教育用地尚未纳入政府教育用地统筹规划中,导致民办学校举办者不得不通过购买或租用非教育用地。而利用非教育用地举办民办学校,在办理规划报建、消防验收等手续时,存在因土地性质与土地用途不一致而无法通过相关审批的问题,导致租约期满的民办学校即使异地搬迁也存在着“办证难”问题,新建民办学校更是“入门难”,严重制约了市区中心区民办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建议

  为租约将到期学校划拨土地予以搬迁

  针对租约即将到期的民办学校,市人大代表文小红提出,解决该部分学校用地问题迫在眉睫,应及时划拨土地予以异地搬迁。“应由政府划拨土地予以异地搬迁解决,满足学生续读需求。”

  市人大代表林初明则建议,应为规模需扩大的使用教育用地办学的民办学校划拨土地,对使用教育用地办学的民办学校,因学校规模扩大而无法满足现有教学需求的,政府应逐步统筹划拨原预留用地或征地解决。

  针对民办学校土地性质与土地用途不一致问题,市人大代表杨惠强建议,要在法律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将相关用地调整为教育用地,使民办学校创办者顺利完善报建及消防验收等手续,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市人大代表谢拓芬建议将民办学校用地纳入教育用地总体规划。“我们在划分教育用地的时候,可以考虑将其明确划分为公办学校用地或民办学校用地,以满足市区群众多元化的就学需求。”

  回应

  鹅岭桥东下角将扩建新建一批学校

  据市住建局副局长商红新介绍,该局在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结合服务人口、服务半径,落实中小学规划用地。根据《惠州市惠城区中小学校布点规划》,我市在市区共布置了中小学287所,其中小学(含教学点)160所,初中2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8所、高中15所、完全中学22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所,可服务约280万城镇人口的适龄学生就学需求。

  商红新介绍,惠城区旧城改造的同时增加了一部分居住人口,造成老城区学校学位进一步紧张。“对此,我们对鹅岭、桥东、下角三个老城区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旧城改造为现状学校扩建预留用地。”商红新举例说,该局规划近期在润园制罐和嘉士伯工业用地统筹安排一所36班小学和一所15班幼儿园;规划近期扩建东平小学,办学规模由11班扩大到30班;在环岛二路南侧新建一所42班初中;远期扩建第四小学、第六小学,教学规模不变;扩建东坡小学,办学规模由12班扩大到24班。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