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会议 > 常委会会议 > 会议报道 >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 > 媒体聚焦

每年输出70万+技能人才!广东职业教育有这些亮点

时间:2023-09-27 来源:南方+
分享到:

  9月26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省政府关于推进我省职业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全省共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615所,在校生294.1万人,每年为各行业输送70万以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报告显示,我省坚持把分类考试作为高职学校招生的主渠道,实施自主招生、“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招生录取,完善职业学校“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此外,还执行高技能人才免试入学政策,在省级(含)以上行政部门主办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符合国家、省、学校相关要求的,可免试录取。

  在打造“金专业、金课、金师、金教材”方面,报告显示,我省建设298个省级中职教育“双精准”示范专业和311个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建设23个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0个国家“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双师型”专任教师占比超过65%,全国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奖数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围绕社会关注的产教融合,广东职业教育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目前,广东正构建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学校为基点的产教融合发展格局。报告透露,广州、深圳入选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确定珠海等10个地市和饶平县为首批省产教融合城市试点。6家企业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入选数全国第二;培育建设1223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数量全国第一;企业产教融合投入98亿元,建设校企协同育人平台2089个,近3年接收实习生20.9万,完成协同创新成果转化1371个,发挥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此外,广东还在全国率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2022年,53所高职院校与24家行业协会(产业园区)、159家单一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打造“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平台,支持多元主体组建108个职业教育集团,建设19个国示范、29个省示范职业教育集团。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