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资讯 > 市县人大

广州: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花在羊城盛开

时间:2023-12-20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花在羊城盛开——写在《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行动方案》实施一周年之际

  市人大代表徐嵩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照片上传到广州人大i履职小程序“代表随手拍”,两个小时后,该问题得到解决;越秀区北京街仙湖社区的黄大妈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二维码,反映60号大楼门前路面破损,路面很快完成了重新铺装;东山口地铁站D口77级的楼梯,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最终实现楼梯变“扶梯+直梯”……

  或大或小的时代落脚里,到处体现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结出的丰硕果实。而这,正是广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取得的显著成绩。

  2022年12月19日,《行动方案》在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表决通过。《行动方案》提出10个方面43条措施,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到人大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各方面各环节。

  从“代表随手拍”到代表联络站“编号赋码”,从“小切口立法”到切实管好人民“钱袋子”,从坚持“审议必先调研”到督促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渠道越来越宽,形式越来越丰富,效果越来越实在,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牢记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 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坚持得越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就越能得到彰显。

  “市人大常委会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切实做到党委决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多次明确强调。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始终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班子成员带头学、突出重点反复学、全员覆盖深入学,做到入脑入心、学以致用。牢记总书记对广州的寄望重托,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标高追求,认真谋划人大工作。

  坚持人大重要会议、重要立法、重要工作、重大事项等按规定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今年以来,向市委请示报告29次,市委主要领导批示24次。建立广州人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1+1+N”制度体系,即以市委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若干措施牵头抓总、以《行动方案》细化落实,就立法工作流程、代表联络站管理、代表履职考核、镇(街)人大工作等制定系列措施。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方面持续发力,有力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制造业立市、“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有效推动了一大批民生实事的解决,多项工作获得全国人大、省人大肯定。在今年12月召开的广州人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经验交流暨理论研讨会上,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李连宁认为,广州人大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小快灵”“小切口”立法 让法立在百姓的“心坎上”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市人大常委会从立项源头上发扬民主、科学决策,保证立法工作的“施工图”“任务表”不断适应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人民群众新期待。

  在今年的22件立法项目中,从确定立法项目、法规起草、审议修改,到表决通过前、评估实施前、法规实施后,都广泛听取意见,让每一部法规都装满民意、凝聚共识。

  为了把法立在百姓心坎上,市人大常委会在每一部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均邀请人大代表、不同群体的市民群众参与其中,充分借助广州人大“i履职”、广州人大网等载体,灵活运用调研、座谈、论证、问卷、评估等方式,采用实地调研、座谈会、问卷调查、论证会等形式,力求最充分地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

  注重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民意“直通车”的作用,在全省率先实现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市全域全覆盖,形成“11个联系点+57个联络站”格局,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充分肯定。

  据统计,今年以来,市人大代表全覆盖参与立法工作,市民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共收集意见建议3万余条。

  最大程度凝聚立法共识,寻求立法“最大公约数”,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内涵。一个个来自基层的金点子,通过线上线下直抵市人大常委会,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

  《行动方案》强调,把“有效管用”作为立法的硬标准,立足解决问题,注重“小切口”,努力做到“一不写两必写”,让出台的法规有刚性、接地气、能落实、起作用。

  12月7日,天河公园,一群长者正在跳着广场舞,不远处鸟语花香、红花绿道。旁边的几位街坊正在热烈地讨论着当天《广州日报》刊发的即将实施的《广州市公共休闲场地安全管理规定》一问一答权威解读。“这个法规好,以后不用担心在公园里散步突然冲入电动自行车了。”

  从他们的点赞声中,能够感受到这些“小切口”立法给百姓带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3月1日,《广州市青年创新创业促进条例》正式实施,以地方性法规保障青年创新创业环境,这在全国尚属首创,受到团中央高度肯定并作为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向全国推广。

  7月1日,《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规定》正式实施,填补了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之外的其他传统风貌建筑的法律保护空白,“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拥有更系统全面的法治保障,国家住建部作为可复制经验向全国推广,《人民日报》作了长篇报道。

  7月1日,《广州市快递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省会城市快递行业的地方性法规,设置从业人员专章,为广州市快递业持续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法治保障,受到了全国总工会主要领导批示及时总结推广。

  11月1日,《广州市野生动物放生管理规定》施行,这是国内首部专门规范野生动物放生的地方性法规,得到《法治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及社会广泛关注和肯定。

  2024年1月1日,作为广州立法史上条文最少的法规——《广州市公共休闲场地安全管理规定》即将施行。全文只有8条近1600字,但条条是“干货”,着重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上下足“绣花”功夫,首开车辆和滑行工具以及其他用具在公共休闲场地实行分类分区分时管理之先河,是国内首部专门规范公共休闲场地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

  一个个“首创”回应民众需求,顺应新时代发展,充分体现了群众“点题”,人大“答题”。

  关注百姓“身边事” 让监督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聚焦“百千万工程”实施和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开展监督;

  聚焦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和国资增效,开展“五级人大代表联动,千家民营企业调研”活动;

  围绕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如何提升、交通秩序整治等分别开展专题询问;

  首次专题听取审议110、120、12345、信访工作情况报告……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按照《行动方案》对监督工作提出的要求,围绕中心大局和群众期盼选准监督项目。

  今年开春伊始,“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就在羊城大地吹响。而民营企业,无疑是推动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及时帮助企业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意见提实,高质量制定《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市人大常委会结合人大代表主题活动,开展了“五级人大代表联动,千家民营企业调研”。

  1个半月时间、系统调研1658家各类民营企业、提出7个方面问题16条建议……一个个数字,是市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行动方案》,坚持以“掌握情况要全、思考问题要深、反映问题要准、提出建议要实”改进监督工作的具体体现。

  今年以来,广州的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高峰期,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缓慢,不少人都会被堵在路上。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9月26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对广州市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工作开展专题询问。而在此之前,市区联动组织311名人大代表实地调研122个交通堵点、提出对策建议355条。

  广州治堵,路在何方?

  专题询问是一面镜子、一次问诊,“形”在于问,“神”在于行动。市人大常委会强有力的监督,推动市政府有关部门加强交通拥堵点治理、道路规划改造提升、围蔽占道施工治理、交通组织优化、电动自行车违法和机动车违停整治等。

  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影响深远。

  9月10日,家住从化区鳌头镇的一位老人不慎被毒蛇咬伤,被及时送到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救治。“幸好有就近的定点救治医院,不然从从化跑去市中心医治,后果不堪设想。”老人感慨道。

  时针回拨到2022年。

  在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野生动物“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中,调研组发现,全市只有两家医院是蛇伤定点救治医院,导致个别区曾经出现有伤者因送治不及时而致残。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2022年9月,市卫健委在全市11个区每区都指定一家蛇伤定点救治医院。

  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对蛇伤救治医院建设情况开展“回头看”。自2022年9月各区均建立定点医院以来,共救治蛇伤患者约800人,特别是远郊的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实现了蛇伤零死亡、零致残。

  随手拍、码上办 让代表活力持续增强

  “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如今,走进广州的每一个代表联络站,就会看到墙上挂着一块标着二维码的金色牌匾。

  这样一块看似别无他样的牌匾,是市人大常委会落实《行动方案》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更是生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平台之一。

  今年3月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604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全部编号赋码管理,7200多名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市民只要扫一扫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专属二维码,就能随时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北京路商业步行街是广州的一张名片,如何进一步优化这里的营商环境和周边居民的人居环境,擦亮这张名片,是商户、居民以及人大代表的共同心愿。

  自从推出“编号赋码”新举措以来,商户的手机里便多了一个收藏。

  一天晚上9点多,一位家住北京街的居民通过扫联络站门口的二维码,向人大代表反映仙湖社区60号楼前的路面上有一个大坑,存在安全隐患。

  第一时间,越秀区人大代表、北京街商圈片区代表联络站站长黄锷便收到居民反映的信息,他即时联系街道工委,不到两天时间,大坑的问题就得到了妥善处理。

  通过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反映问题之便捷,解决问题速度之快,让群众纷纷赞叹。

  而与“编号赋码”相呼应的,还有代表履职好帮手 “代表随手拍”。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广州人大i履职”小程序推出了“代表随手拍”模块。依托该模块,人大代表可以实时将民生热点诉求、群众反映难题,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上传到小程序,并同步到广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第一时间转交给相关职能部门办理,这一履职形式受到人大代表的欢迎。

  市人大代表潘映珊在某小区的业主群里看到居民们正在热议小区垃圾处理问题,她立即向小区业主详细了解情况,实地走访垃圾存放点,同步将问题通过“代表随手拍”小程序上传。街道办收到转办事项后,当天就牵头城管办、居委会、物业公司到现场研究处理方案,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10月27日,《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代表随手拍”反映事项办理工作的规定》经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试运行近两年的广州市“代表随手拍”进入了有规可依阶段。规定对“代表随手拍”反映事项的提出、转交、办理、反馈、评价、督办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细化了具体流程、相应责任部门及具体要求。

  “上午反映的桥底垃圾泛滥问题,下午就搞定了!”

  “小区旁边工地扰民的噪音消失了,睡觉都安稳了!”

  在广州,类似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这些故事传递着民生温暖,也将“人民至上”理念深深镌刻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进程中。

  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代表工作,积极为代表发挥作用拓渠道搭平台,推行代表联络站“编号赋码”和“代表随手拍”的经验做法受到全国人大好评并刊发推广。

  12月3日,在《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行动方案》出台实施一周年之际,广州人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经验交流暨理论研讨会召开,会议总结近年来广州人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经验做法,大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创新,努力打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州典范。专家表示,广州人大在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上,走在了全国各级人大的前列,特别是《行动方案》,集中体现了地方人大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成果。

  诚如专家所言,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行动方案》,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正在绘写广州这座城市温暖的底色,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